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有一种肉桂,母树大红袍是邻居和有一种肉桂,母树大红袍是邻居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有一种肉桂,母树大红袍是邻居以及有一种肉桂,母树大红袍是邻居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九龙科是一个又深又长的峡谷,通往天心岩。峡谷两边的悬崖峭壁连绵起伏,形似九条巨龙。因此,人们称峡谷为游龙洞,故名。
这里一直以母树大红袍闻名。
在封建王朝,“九”和“龙”是天的象征。难怪九五是真正的龙帝。大红袍,九龙的母树,被誉为茶中之王。
抛开母树大红袍,九龙草堂本身就是一块“风水宝地”,小环境得天独厚。两边有岩石挡住一些光线,中间地势较低。这种凹形结构可以积聚大量的水蒸气。
光照少,水汽多,土壤多为沙砾。这里诞生的岩茶具有明显的岩韵。
如此宝地,自然是兵家必争之地。
大红袍,种在悬崖上的母树,早就不摘了,就算有钱也不能喝。
但是,与时俱进的茶农不会固步自封,浪费九龙的优势。
最明智的选择是种植其最受欢迎的品种,肉桂——。
朝代更迭,现在是牛栏坑肉桂的天下,但这并不影响九龙肉桂的尊贵。
论辈分,九龙府出产的肉桂是皇太子,是岩茶中最高贵的矿脉。
这样一个有着“皇族血统”的肉桂遇到一个有着40多年制茶经验的老师傅,果然只能让其他肉桂羡慕了。
现在,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厚钱包,想在九龙浸泡肉桂。
在一个难得的休闲午后,泡一泡。
九龙肉桂品尝报告
外观:绳子紧,小,均匀。
盖香
前调:肉桂清香持久。
中调:果香浓郁,如鹰嘴桃般甜美。
尾调:木质香,是老茶树特有的味道。
汤水:浓稠、滑爽、顺滑,稠度可与汇源老水仙媲美。
综合:这是一个只有优点没有缺点的肉桂,是好山场和好技术的结合。郑忠平可以被选为最佳代表。
三言两语,恐怕读者很难尽兴。让我们来看看这种九龙味的肉桂是如何一步步征服大家的心,走向“最厚肉桂”的宝座的。
第一冲
第一次冲水,光是盖子上浓郁的肉桂香味,就征服了我们的嗅觉系统。
你可以很容易地感觉到肉桂的存在,而不用持续吸入。
辣味,肉桂饱满,圆润,不刺激。当盖子的温度稍微冷却后,肉桂的香味就变得更加浓郁。像一辆开足马力的汽车,百公里加速后一骑绝尘。
汤太浓了,咕噜一声就滑了下去。
第一次冲,几乎没有错。
这时候麻花正在搓着手,试图挑出它的缺陷。
二冲冲
盖子上水果和肉桂的香气齐头并进,两种香气几乎同时出现,不分先后。
难免让人不解:咦?这是肉桂的还是水果的?
答案是:它们是一体的,交织在一起的!
就像太极八卦,由软到硬,外圆内方。闻起来像肉桂,吃起来像桃子(没有一般桃子甜,但是像鹰嘴桃一样甜)。
这种狂奔,有着上一层楼的一致性,虽然不如汇源的老水仙,但在肉桂已经很少见了,所以忍不住授予它第一面锦旗。
这种肉桂香,这种果味香,这种稠度,真的对得起九龙的身份。
就像一个纯种的皇太子,陶文是有技巧的,有思想的,稳重的,务实的,能继承大一统。
在这里,我忍不住对泡茶者竖起大拇指。40多年的制茶经验都映射在茶香和汤里。不苦不涩,肉桂清香,茶汤综合指数高。
第三次冲刺
嗯,我忍不住用“爆棚”这个词来形容我此刻的心情。
肉桂爆了。
水果爆裂了。
一致性破裂。
在入口,你根本不需要啜饮。直截了当的肉桂香味被包裹在甜蜜的桃香中。
喝一口,很神奇,像原子弹爆炸后的蘑菇云,喷薄而出,瞬间占领你的口腔,你的鼻腔,甚至你的喉咙,肉桂从喉咙里伸出来。
汤的稠度几乎可以到顶。在这个泡泡里,我误以为自己喝的是汇源的老水仙。要不是这种直白浑厚的肉桂香提醒我这是肉桂,我肯定会认为这是村里陈大妈的恶作剧,故意拿老水仙来骗我。
肉桂虽然不讲究老树,但是汤汁的粗细是和树龄挂钩的。
老桂的有机质积累较多,叶片表面更容易形成蜡状物。而且在叶子里,会有丰富的胶质。
在开水中冲泡后,胶质会发挥作用,仿佛是一种稠化的汤。
除了用厚重来形容,恐怕没有更贴切的词汇了!
丝丝冲
还在惊叹与岁月赠予这泡肉桂“稠”的特点,村姑陈就冲了第四泡。
果香和桂皮香,依旧难舍难分,不分轩轾,似青蛇白蛇交织。
汤,依旧顺滑,醇厚似浆。
喝完茶,闻了闻挂壁香。
挂壁均匀,只有内质丰富才有此表现,有机物的含量多。
席间,忍不住再次赞叹这位师傅的制茶技艺高超。
工艺老道,将山场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茶香悠然,汤水温润,早已达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已臻化境。加上发酵到位,焙火程度刚刚好,增一分则长,减一分嫌短,敷粉嫌白,涂朱太艳。
简而言之,好山场,好工艺,成就了这泡九龙窠肉桂的高品质。
第五冲
稠是它汤水一贯的风格。
桂皮香到这一冲,更香,更显,仿佛晨曦突破云层,天空一下亮堂起来。
许是之前的桂皮香都被浆感包裹着,无法充分施展拳脚,到了这一冲,因没有坐杯的缘故,汤水的浆感变淡了,桂皮香突破障碍,复得返自然。
桂皮香,似挣脱牢笼的小兽,又像飓风,如入无人之境。
桂皮香相融于水中,合为一体。
这泡茶真的值得我们用所有空余的时间,来思念这茶的味道。
第六冲
坐杯五秒。这泡茶,太耐泡,在肉桂里算得上是超长待机型。
等待出水的间隙里,仔细体味回甘。
回甘,是果香,依旧是那股清甜的桃香。
洒脱直白的桂皮香,依旧在盖子上存在。
汤里有老树的气韵,到了这一冲,稠度有所下降,但这种稠度仍是肉桂中翘楚。
不得不感慨:真正要改写“稠不过水仙”纪录的,是九龙窠肉桂,它将马头岩肉桂拉下马。
感觉口腔被浆感紧紧包裹着,这层浆感,像一个小穹顶,将桂皮香都圈紧起来。
等到口腔里的这层浆感消失,桂皮香又重新释放,经久不散。
所谓的绕梁三日有余香,就是这种感觉。
第七冲
坐杯半分钟。
这一冲,趁热闻香,桂皮香直接,有花香出现。
这种花香,是山场很正,工艺很老道,所共有的一种叶底香。
到了这一泡,桂皮香还是强劲地不像话。
仿佛是打了“玻尿酸”,青春永驻。即便果香渐渐敛起锋芒,桂皮香仍在。
仔细感受,这一冲稠度,比之前几冲有所下降。还是那句话:这种稠度,搁在肉桂这个品种里,已经算得上是翘楚!
第八冲
坐杯一分钟。
盖子上,还是桂皮香,跟第一冲相比,毫无变化。一样的直白,一样的强劲有力,一样的稳固。
不得不感慨,制茶大师的技术,炉火纯青,耐泡是基调,即便汤里的内质淡了,但桂皮香还在。
冷些喝,稠度再回巅峰。
……
(略过第九~十冲,因中间开了个小差,没茶了,据村姑陈所说,香气和滋味,基本不变。)
第十一冲
本以为,这泡茶泡到第十冲就已经差不多了,没想到,一直泡到十一冲,它还是那个模样。
坚挺的桂皮香,清甜的茶汤,老树才有的木质感……
茶,麻花早已喝不动了,索性就煮了吧。
行文至此,对这款肉桂的好感度,从之前的六十分(起点高,在于它本身的山场就有很大的噱头),直接飙升到九十九分,还有一分没给它,是因为它的量太少了!没法当成口粮茶,本菇凉不开心了。
今年,麻花的人品爆发,接二连三得到好茶。
譬如这款九龙窠肉桂,就是意外之喜。
它,产于大红袍祖庭,与母树大红袍生活在同一个山场里,享受着同样的阳光雨露。
它,出自老制茶师之手,四十余载的制茶经验,充分保留了山场的特点,又发挥了老树的优势。
因山场好,做青到位,走水透彻,焙火到位,九龙窠肉桂的桂皮香直白,劲道,持久,从第一冲到最后一冲丝毫不变淡。
盖香,落水香均是桂皮香的影子。
它的稠度,是肉桂里相当好的,丝毫不逊色于慧苑老丛水仙。
更难得的是,它还做成了大部分人喜欢的果香。
当果香与桂皮香齐头并进的那一刻,它已经成功征服了在做老茶餮的放心。
在未来的半个月乃至是半年里,我都会思念九龙窠肉桂的滋味。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