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在开始,从水仙花、肉桂到大红袍,囤点武夷岩茶,下半年喝

来源: 晓雯
发布时间:2024-02-04 00:58:17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从现在开始,从水仙花、肉桂到大红袍,囤点武夷岩茶,下半年喝,以及从现在开始,从水仙花、肉桂到大红袍,囤点武夷岩茶,下半年喝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第一次去武夷山是二十多年前。

当时感觉这里好热,和福州不一样,一样热。

福州的热是潮的,这里的热是闷的。

那次武夷山之行纯粹是一次旅行,见山、见水、见人、不见茶。

那时候,我喜欢喝正山赛,喜欢传统的铁观音,喜欢好的谭洋功夫。

有一次,陈先生从福安出差回来,带回一箱上好的谭洋。在他办公室里,我和李麻花喝酒打架,激动了一下午,影响了我们办公室,差点被赶出去。

那时候我还不懂得欣赏武夷岩茶的美。

一个文艺青年做了一个茶叶网站,做了一个粉丝线下活动,某知名岩茶厂承办了这个活动。

是岩茶爱好者简单的品鉴会,大家可以坐在一起聊聊天,说说话,喝喝茶,逛逛会所。

那时候品牌还不出名,还在早期。所有接待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很友好,没有架子。

活动结束,一人一袋茶,有七八泡,铁罗汉,大红袍,半天妖等等。

那时候肉桂还不流行。武夷岩茶还处于争鸣期。

我不喜欢那些茶,就回家扔给我妈大人了。她泡了,喝完之后问我要——。因为喝了那些岩茶,她整个冬天都没感冒。

后来茶界风向大变,流行一边喝肉桂。

所有的岩茶都靠边站,只有肉桂“贵”。

直到现在。

印象最深的一次去武夷山是在2017年。

当时我们没有任何可以开进景区的车辆。八月盛夏,我们顶着烈日进山。

一开始我以为不远,就走着去了。

我进山的时候是早上,八点多。

走着,走着,走着,走了一个多小时,汗流浃背,还是没看到牛栏坑的标志。

最后,当我们几乎筋疲力尽的时候,一辆旧摩托车开过来,停下来问路。原来是马头岩的茶农,进城办事路过。

他说,牛栏坑不远,我可以送你一程。

于是,我们三个人,他跑了三趟,把我们带到了牛栏坑口。

基于非礼,我们跟他说要去他家喝茶,拿点货。没想到人家拒绝了。一方面,我们没有报恩。另一方面,马头岩肉桂还是担心卖不出去。

说完,潇洒地我们挥手告别,沙沙作响的摩托车。

那是我们第一次去牛栏坑,是在八月的盛夏。太阳如火,饮茶如火。

那时候的牛栏坑一个人也没有,只有茶树、微风、虫鸣和鸟鸣。

我们在那里舒服地呆了半天,喝水,吃面包,拍照。

到下午4点,我回家了。

还在用两条腿往回走。

从牛栏坑到蓝塘,在今天,休的车不过几分钟的事,而在那一年,我们却走了一个多小时,大汗淋漓,瘦得脂粉满面,形象败坏。

那一刻,我觉得我这辈子和李麻花、阿洛离不开了,因为我们见证了彼此最尴尬最脆弱的时刻。特别是阿洛还见证了我和李麻花一路吵架的黑历史。

正当我们准备爬回蓝塘苏民时,另一辆摩托车从我们身后飞驰而来。李麻花果断地停下车,像早上一样,主动让骑手搭车。

然而,这位穿着景区清洁工制服的骑士并没有下车,也没有带走我们的愿望。

他豪迈地对着还有一段距离,眼睛够不着的远方说,你看,那边就是隘口,很近,可以慢慢走。

说完,一踩油门,绝尘而去。

那天,我们靠意志力搬到了蓝塘。一进门就躺下了,连澡都没洗。在歌乐山军训半个月后我就没那么累了。——另一张床上传来李麻花吐痰的声音。你在歌乐山的时候还年轻吗?

我翻了翻白眼,没有回答她。

躺着休息的时候,想着吃完饭去哪里喝茶。

这些年,武夷山,没少。

认识的人越来越多,喝茶的地方越来越多,不再担心没有车进景区。

我喝过无数的好茶,我知道阎正,榕树和崴山的区别。

知道水仙花和肉桂的区别,知道木本老灌木和苔藓的区别。

我还知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武夷岩茶有一个独特的特点,就是——季节性。

从前,我们喝铁观音,就知道有春水秋香,有春茶秋茶。

但武夷岩茶流行初期,很少有人知道武夷岩茶其实也有青黄之季,也有茶荒。

青黄不接是因为新茶还没出来,去年的老岩茶有的质量不好,——因为茶荒没茶喝。

这种情况,后来才发现,在岩茶圈很常见。

这是由于岩茶的特性。

众所周知,武夷岩茶是六大茶类中工艺最复杂的。需要发酵烘焙,有的还不止一次火烘焙。

发酵,是为了让它生成一些极具特色的香气与口感特征,而焙火,是为了让发酵形成的可贵特征,定型下来,不再加强,或者减弱。

如果把武夷岩茶比喻成一朵花,那焙火,就是在这朵花最美丽的时刻,把它冷冻起来,保持住它最鲜妍的模样。

所以,焙过火的岩茶,是被时光的魔法棒定住的,时光停在了一款岩茶最美好的时刻。

可惜,时光总是会流逝,这焙进去的火,也会褪去。

当这火褪得差不多了,这茶,也就显现出它最初的状态——发酵之前或者刚刚发酵好的状态——有青味的一种状态。

除此之外,由于茶叶具有强大的吸附性,这茶在储存的过程中,在褪火的过程中,还会吸附储存空间的气味,如果没有专房存茶,这茶当中还会吸入潮味,霉味,海鲜味,鱼腥味,烟味,等等,甚至,进行另一轮的发酵,

生成酸味(酸梅味,梅子酸)。

这些怪味与青味结合在一起,便生成了一款返青的岩茶所独具的味道,不好闻,也不好喝。

而这种气味,在隔年的岩茶身上,极容易闻到喝到——如果你遇上的是一个不负责任,没有时常把家里的库存茶叶拿出来喝的这么一位茶掌柜,那就极有可能,从他手上买到一款隔年的、返青还带有酸味怪味的岩茶。

这也是形成茶荒的另外一个原因——在新茶没出来的时候,陈年的岩茶品质大多不佳,而挑剔的味蕾,不接受这些返青而生成的怪味。

只能,茶荒。

宁缺,勿滥。

所幸,我遇到的是武夷山胡歌。

而他遇上的村姑陈,是一个在细节上挑剔至极的金牛座。

整个下半年,我会一直喝他家当年的新岩茶,如果发现快要返青,临近返青的点,就会立刻告诉他,请他焙火。

火褪了,便该焙火。

如果等返青了再焙,说不定已经含水量超标(武夷岩茶刚焙好火时的含水量在3%左右,这是出口茶的标准)了。

含水量超标的岩茶,会自行进入发酵期,如果遇热,还会生成酸梅味;或者遇冷,生成烟味——冬天烧麦秆的烟味,生成海鲜味鱼腥味等等。

如果已经生成这些怪味了,那就没得救了,哪怕此时再来焙火,也没有太大用处——深层次的伤害已经生成,焙火只能赶走一部分的异味,却不能把异味全部赶走——于是这茶重新焙火之后,

就会成为一款既有怪味,又有焦糖香的怪异岩茶。

这种茶闻盖香是完全没问题的,一喝,才会原形毕露。

这些年,也正是因为这种返青受损之后复焙的陈年岩茶大量充斥市场,才使得大家对陈年岩茶,对旧年的岩茶,没有好感,只愿意喝新岩茶,喝当年的刚做好的岩茶,从而,让茶荒季来得更加漫长而猛烈。

所幸武夷山胡歌有村姑陈当监督,而村姑陈,对品质的要求,几极苛刻。

这才有了我们家这些,隔年也不会有怪味异味的,隔年也不会发酸的岩茶,适合在这个新岩茶尚未上市的茶荒季,来解决杯中空空的困扰。

现在上架的这些陈年岩茶,去年的岩茶,是在年前,就复焙过一次的。

并不是因为返青了才复焙的。

是因为它们的火褪去了一半,我们担心可能撑不到隔年的三四月份,于是,提前重新焙了一道火。

这一道火下来,放到今年的年底再喝,亦不是问题。

有看官可能会问,咦,既然褪火之后有复焙的需求,为何有些人尽拖着不焙,非要等茶叶返青发酵才焙呢?

这便是利益的因素在作祟了。

焙火,是有成本的。

一,是打焙的成本,五年前,打一次焙要6000元,现在嘛,只会多不会少。

二,焙火会有茶叶的损耗,大约每焙一次,一斤茶当中的碎末会增加半两。这些碎掉的茶不能再销售,便成为了损耗。

普通的茶的损耗,半两一两可能没什么事,但万一是牛肉,是慧苑老丛这些稀缺茶呢?

半两可是不少银子呢,能多卖,谁还愿意让它损耗?

因而,大多数人,愿意拖着,等着,也许,明天就有人来进货了呢?卖掉了就不用再复焙了,就省了打一次焙的钱,实在不行,拖到年后再焙——年前还有一大波旺季,能卖掉一批茶,这些就不用焙了,

也能省一些些费用。

看吧,算盘打得太精的人,必定会赔了夫人又折兵。

今年的岩茶茶荒季,正在进行中。

不停有茶友问,新岩茶什么时候出来?武夷山胡歌的回答是,中秋之后。

中秋之后,冬至之前,是大量好岩茶上市的季节。

而现在,到那时,还有三四个月之久。这么长时间,杯中空空,难受。

是时候囤一些茶,留着喝到下半年了。

尤其,有一些茶,比如四大名丛,比如老树黄观音,比如老丛梅占,比如金柳条,比如老树肉桂,它们可能今年有,明年就没有了——老树产量低,会被砍掉改种新树;名丛产量低还对制茶技术要求高,

砍掉改种肉桂更增利润.

在这么多的理由之下,这些老树们,老品种们,还能存在几年,真真是个未知数。

也许,今年还剩一半的茶园,明年就全没了。

大环境如此,个人力量悬殊,莫能奈何。

只能,把自己喜欢的岩茶,多囤一点,多喝一点,在它最美好的时候,与它多多相知相惜。

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天茶永隔了呢?

有茶堪喝直须喝,莫待无茶空杯叹。

关于本次从现在开始,从水仙花、肉桂到大红袍,囤点武夷岩茶,下半年喝和从现在开始,从水仙花、肉桂到大红袍,囤点武夷岩茶,下半年喝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