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今年的秋分茶/藏在一半阳光一半少云独特天气里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今年的秋分茶/藏在一半阳光一半少云独特天气里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早晨是在李麻花老家的房子里起来的。
这座海边的小城,虽然日出极早,但一到秋天,晨雾倒是多了起来,于是阳光被朦朦胧胧地掩映着,直到七八点,才冲破云层的遮挡,跃出薄雾,洒下万丈霞光。
村姑陈一贯是被阳光刺醒的。
李麻花倒是仍旧在酣睡,她的睡眠总是比别人沉,有一年湾湾地震,福州震感强烈,我们都跑到楼下了,一扭头,人群中却不见李女侠的踪影。
打电话过去,焦心等了半天,只等来她一句睡梦迷蒙的呓语:大半夜的,你出去吃什么宵夜?
我瞬间就emmo了。
李女侠的心大,可见一斑。傻人有傻福,可见一斑。
只是,这秋分的阳光,可不比夏日的烈阳那样的多见而泛滥,兴许稍纵即逝.
还是得把她抓起来,赶紧上山采茶去。
到山上茶园的时候正是阳光普照。
早晨的云雾,尚未完全从山顶退走,于是,仲秋独有的湛蓝天空映衬下,主峰的顶上,仍旧飘浮着巨大的白色云团。
那是晨起生出来的云雾,曾经笼罩过这片山峦的证据。
是“高山云雾出好茶”这句俗语,最好的佐证。
太姥山的主峰,被清晨的云雾浸润过、清洗过,显得尤为青碧而苍翠。
经过了漫长夏季的滋生,以及初秋丰沛雨水的滋润,山上的草木们,无一不生得挺拔,蓬勃,茂盛,张扬。
此时沐浴在早晨的阳光中,又有微风轻拂,便又多了几分恣意和闲适。
是太姥山的秋,带给我们经年的印象:
秋风摇曳间,百草葳蕤,宁静和安详。
拥有无穷的绿意盎然,是南方之南的秋季才有的,繁花似锦、叠翠流金、丰收与富足。
老S说,这时节在茶园里采茶,是很快乐的。
很惊讶他用了快乐一词。
怎么快乐了?
他说,人少,不热,不晒,有风不闷,茶青好采,低头采一天,赚得不比春寿眉少。
彼时我并不太理解他的意思。
直到我们进了茶园,看到绿油油的秋分茶青叶,挽起袖子开始采茶,一采就停不下来的时候,方才惊觉,老S看上去粗糙,其实是个极为敏感的人。
他说的快乐,村姑陈理解为,治愈。
就是那种大脑全然放空,身心灵都得到抚慰的,精神上的放松。
就是呆在茶山上,呼吸一整天的清新空气,不冷不热不潮不闷不冻不晒,脑子里什么都不想,而手上不停在工作,在机械运动的那种,放飞自我的疗愈。
在那样山明水秀鸟语花香的钟灵毓秀之处,我们仿佛,灵魂都干净通透了。
在那样的茶园里呆一天,所有烦恼都不见了。
这就是放空的好处。
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本以为,秋分节气的采茶之行,也会如同半个月之前的白露节气那样,顺利而漫长。
但我们想错了。
在十二点半左右的时候,天渐渐阴了下来。
整个天地间,开始白茫茫一片,有薄雾初起,在山峦间移动,有细小雨丝,从天空飘摇而下。
我架的镜头里,对着阴暗天色里青黛色的远山,这白纷纷的细雨,竟然好像隆冬季节飘扬的小雪,飘飘荡荡,扬扬筛下。
是福州话里形容下雨的“荡雨”,最贴切最具象的显现。
看来古胡建人对下雨的形容,还是很象形的,春雨潇潇,秋雨绵绵,可不就是宛若柳絮般身姿轻盈,飘荡而下么?
真心给古人的智慧点32个ZAN。
到中午一点钟左右的时候,小雨渐渐转成了密集的中雨。
细密的雨丝如万条丝绦垂下,飘扬起弱柳拂面般的温柔。
只能匆匆收工,回到厂里,且待雨停。
如果雨一直下到黄昏,那秋分茶的采摘就停止了,今天的秋分茶只有早晨半天的量,算是极少的。
如果两三点会晴开,如同太姥山间的无数个雨后初歇的采茶日一般,那么,等风吹一两个小时之后,还可以去茶园里再采一波,采到七点天暗为止。
那就等同于又采了小半天的量,让今年的秋分白茶,不至于少得太难看。
然而,老天爷没收到我们的祈祷。
也许是我们的运气,大多消耗在了前面大半年的节气里了——春分晴,清明晴,谷雨晴,立秋晴,白露晴....——堪堪到了秋分,老天爷太累,想要休息一回。
于是,2023年的秋分节,下午三点半之后,虽然天空晴开了,但雾气,重重又聚了起来。
是的,正常山间到四五点之后会起雾,山雾,起一阵,大约半小时到一小时,再慢慢散开。
这是山区独有的气候——早晨有雾,中午或可能有一阵雨,傍晚再有雾,夜里晴开。
这种气候的好处是,茶树们的生长会更欢腾。
早晨的雾,给茶树们喝饱了水,让它们伸展身姿,健壮发育;
雾后释放出来的阳光,大多是漫射光,能保证给到茶树的是均匀的温和的日照,恰到好处地给予光合作用的条件,却不会过量,不会晒伤茶树;
到了中午,或许来一场小雨,或许有一阵阴天,云层完全遮挡住了阳光,让晒了一早晨阳光的茶树们,让激烈光合作用了一早晨的茶树们,得到片刻的休憩,舒缓身体,积蓄能量;
下午一两点,两三点之后,再次晴开来的天空里,又出现了阳光。但这次的光照,已经渐渐偏西,距离茶园远了些,光线也弱了许多,只是温和地照耀着,配合着微风拂面,茶树枝叶们,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生长得简直不要太畅快,大量的养分生成并积蓄在茶青叶片中,生成高品质的青叶;
到了傍晚,再来一场雾,让下午晒过太阳的茶树、土壤,补一波水,降一波温,做一次深度的温和的SPA,缓缓劲,休养一番,为明天的生发与采摘,做着准备。
这是高山茶园里最经常的天气情况。
也是茶树们常规的生长节奏。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这个秋分节,雨后便迅速起了雾气,采不到茶了。
仲秋白茶“秋分茶”只采了半天,产量,实在是令人桑心。
幸而,大自然始终是公平的。
没有量,必有质来补足。
今年的秋茶,受8月份充沛的降水惠赐,生长得比去年要体态娇美、内质丰腴。
这一特点,体现在外形上尤为明显。
从半个月之前的白露节我们就发现了,秋茶采下来,等级是不均匀的——是向好的不均匀——往年的白露几乎全是寿眉等级,而今年,白露节竟然还能采到牡丹王和一级白牡丹。
直到现在秋分节,采下来的白茶青叶们,依旧是有牡丹,有寿眉,混和型的。
这是老S做白茶这么些年来,第一次采到这般等级含混的秋白茶。
他很焦虑,说等级这样有高有低,不好做,考虑技术哩。
眉毛皱起来,连山也不下了,就在厂里睡,天天盯着茶的制作进程,半点不敢马虎。
比太太生孩子还照顾得精心。
晚上,喝了一泡刚烘干不久的迎秋,秋白茶里的第一位参赛选手。
老S眉花眼笑,皱起的眉头也舒展了,留下两条浅浅的川字纹。
花香鲜妍,汤水温润,喉间薄荷感清凉,有夏的炽热,又有秋的温凉。
一派静美秋光。
相信今年的秋分,也会有如同迎秋一般的好滋味。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它们生在比迎秋更凉的秋意里,只会更加地汤水温润,质感丰腴,花香雅致,而品格清高。
会是比近三四年的秋分茶,更加的内质丰足。
一款生在“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茶,被赋予了丰收的寓意与期望,品质会差么?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