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的茶居然是白茶?关于白茶的4种说法,你更认可哪个?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8-25 14:58:56

一般我们提起白茶,脑海里最先想到的多是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等现代白茶。

不过,古代有很多关于白茶的记载和论述。白茶到底起源于什么时候?那时候记录的白茶是什么茶类呢?

我国普遍公认的关于茶的最早发现者是神农氏,但关于神农氏那个时代的茶叶是什么茶类,一直众说纷纭,尘埃未定。

有人认为,神农氏所处的时代,没有什么蒸、炒、烘的技术,只不过是将茶树上的鲜叶自然晾干后存放,这和白茶自然萎凋、不炒不揉的制作工艺类似。所以他们认为,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茶叶应当是白茶。

比如湖南农业大学杨文辉教授就认为,“由于茶叶生长的季节性局限,为使全年都能喝上优质茶叶而采集鲜叶晒干收藏,这便是茶叶制造的开端”。因而,他认为我国最先发明的不是绿茶,而是白茶。

在后来的文献中,关于白茶的明确记载,最早出现于陆羽在《茶经·七之事》的《永嘉图经》中所记,“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

有人认为,这里说的永嘉县“东”是误记,正确的方位应当是南三百里,因为永嘉县东三百里是大海,只有往南三百里才是白茶山,它位于福建省福鼎市的太姥山一带,并认为这是关于白茶最早的记录。

不过这种说法有待商榷,因为唐代并没有出现白茶工艺。所以这里说的白茶山,说的应当是白化变异的白叶茶,或者是芽叶满披茶毫而成为白茶的树种,成品茶应当是蒸青绿茶。

到了宋代,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也明确提到了白茶。

其中是这样说白茶的:“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盖非人力所可致,正焙之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镑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澈,如玉之在璞,他无与伦也,浅焙亦有之,但品格不及。”

有人认为宋徽宗说的白茶即是福鼎白茶。但是在这段论述中,宋徽宗明确提到了“蒸焙”工艺,这明显不是白茶的制作工艺。所以宋徽宗所说的白茶,也不同于如今的白茶,而是白化变异的白叶茶或被称为白茶的树种。

意思是说,日光晒出的鲜叶,比用火烘干的品质好,更接近自然味道,而且没有烟火等杂味,同时也能避免卫生问题或制茶火候不当问题而损害它的香气、色泽。

这里所说的“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就和如今白茶的萎凋工艺很像了。所以,明朝时的田艺衡在《煮泉小品》中所提的“白茶”才比较符合六大茶类中的白茶。

关于现代白茶的起源地,多数人认为起源于清乾隆三十七年到四十七年左右的福建建阳,当地以采茶幼嫩芽叶制成,史称“南坑白”,级别上属于贡眉。

到了清嘉庆初年(1796),福鼎用菜茶壮芽为原料创作了银针白毫。1857年左右,福鼎大白茶在福鼎县选育成功,由于菜茶芽叶细小,于是1885年左右,开始改用福鼎大白茶品种的壮芽为原料。政和县1880年选育政和大白茶品种茶树,1889年开始产制白毫银针,白茶制作工艺日趋成熟。

#pgc-card .pgc-card-href { text-decoration: none; outline: none; display: block; width: 100%; height: 100%; } #pgc-card .pgc-card-href:hover { text-decoration: none; } /*pc 样式*/ .pgc-card { box-sizing: border-box; height: 164px; border: 1px solid #e8e8e8; position: relative; padding: 20px 94px 12px 180px; overflow: hidden; } .pgc-card::after { content: " "; display: block; border-left: 1px solid #e8e8e8; height: 120px;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76px; top: 20px; } .pgc-cover { position: absolute; width: 162px; height: 162px; top: 0; left: 0; background-size: cover; } .pgc-content { overflow: hidden; position: relative; top: 50%; -webkit-transform: translateY(-50%); transform: translateY(-50%); } .pgc-content-title { font-size: 18px; color: #222; line-height: 1; font-weight: bold; overflow: hidden; text-overflow: ellipsis; white-space: nowrap; } .pgc-content-desc { font-size: 14px; color: #444; overflow: hidden; text-overflow: ellipsis; padding-top: 9px; overflow: hidden; line-height: 1.2em; display: -webkit-inline-box; -webkit-line-clamp: 2; -webkit-box-orient: vertical; } .pgc-content-price { font-size: 22px; color: #f85959; padding-top: 18px; line-height: 1em; } .pgc-card-buy { width: 75px;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0; top: 50px; color: #406599; font-size: 14px; text-align: center; } .pgc-buy-text { padding-top: 10px; } .pgc-icon-buy { height: 23px; width: 20px; display: inline-block; background: url(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pgc/v2/pgc_tpl/static/image/commodity_buy_f2b4d1a.png); }

瑞达紧压贡眉300g

¥600

购买

参考资料:

1、《白茶新语》,李建国著,文化发展出版社,2019年1月第1版。

2、《永嘉县东三百里有茶山-古茶树解读之一》,林更生,《福建茶叶》。

3、《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考》,黄向永,《中国茶叶》。

4、《宋徽宗‘大观茶论’成书年代及“白茶”考释》,虞文霞,《农业考古》。

用户评论

苍白的笑〃

哎呀妈,原来白茶历史悠久到这种地步啊!真是长见识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良人凉人

听说它的制作工艺独特,保持茶叶内质不变。怪不得口感那么醇正。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太难

我以前只知道绿茶和红茶,现在知道还有一种白茶,世界真大。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沐晴つ

对这四种说法都挺好奇的,想看看专家们怎么说,到底哪个正确。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落花忆梦

喜欢尝试新事物的朋友一定要尝一尝,绝对会让你惊喜。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野兽之美

口感上是不是更加清甜一些?白茶的甜味是其他茶所不能及吗?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清羽墨安

听说白茶对身体特别好,有助于美容养颜。是真的吗?我得试试看。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高冷低能儿

这种古老的茶种类真是丰富多姿,让人爱不释手。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如梦初醒

我对这四大说法非常感兴趣,想知道它们背后的历史文化。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滴在键盘上的泪

原来最早的茶叶居然是白茶,感觉整个华夏文明都被重新认识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巷雨优美回忆

白茶的营养价值高吗?有没有什么特别功效能让我了解一下?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涐们的幸福像流星丶

品鉴过几种白茶后发现,真的是入口即化、余味悠长,让人欲罢不能。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等量代换

这四种说法的背后故事真是深奥,每一句话都值得反复琢磨。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念抹浅笑

白茶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制作工艺和口感,是不是真的如此独特我得去体验一下。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柠栀

听说白茶对高血压等慢性病有一定的辅助改善作用,是真的吗?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安陌醉生

这种古老的茶叶品种真是令人着迷,它的历史故事让我感到深深的敬意。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百合的盛世恋

品评过几款白茶后发现,确实口感和香气都是一绝,值得一试再试。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醉枫染墨

对这四种说法我更倾向于传统理论的解释,你觉得呢?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鹿叹

白茶的味道真的是千变万化,每一种都有它独特的风味,让人无法忘怀。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