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何苑珍,是在兴宁市农丰水果专业合作社(下称“农丰合作社”)的茶叶生产车间。她穿了一身黑色卫衣,头发利落地扎成一个马尾,正和其他工人一起为富硒茶急单赶工。无论忙季淡季,何苑珍总是事必躬亲,“质量就是产品的生命,我必须亲自把关才放心。”
提到拍照,何苑珍咧开嘴,露出爽朗的笑容。
自合作社成立以来,推销兴宁茶就成为了何苑珍的日常。“采购商来兴宁找好茶,肯定少不了我们合作社。”从畜牧业转战种植业,昔日单丛茶“小白”,如今已成长为兴宁市径南镇名列前茅的有机茶种植户。“去年我们和广东工业大学达成合作,开始研发兴宁茶新品。”
回望来路,看似闪光的种茶之路并非坦途。2017年,兴宁突发干旱,入行第一年的何苑珍看着漫山遍野枯死的茶树,泪水干在了心里。“200亩茶田,全军覆没,几乎所有积蓄都赔光了。”看着郁郁葱葱的满山茶园,她由衷感叹:“还好坚持过来了,这片茶山真的来之不易。”
茶人,返乡闯入农门
2006年,在广州闯荡近20年的何苑珍夫妇决定放弃兽药生意,回到兴宁老家寻找新商机。“市场不景气,就要有及时退场的勇气,多尝试总是好的。”最初,两人选择了当时的兴宁特产——梨果作为方向,并成立农丰合作社,扩大交易体量。
但由于虫害频发,何苑珍发现梨果生意收入并不稳定,加之政府将支柱产业引导至单丛茶,夫妻二人又开启了全新的茶人之路。“茶叶比起水果,产品附加值要高很多,同时它对种植、储存条件的要求也比较低,所以农民们都逐渐转型了。”
如今合作社订单源源不断。
2017年,何苑珍和丈夫承包下200亩荒山,准备撸起袖子大干一场。他们将家和茶厂安置在山窝里,四周群山环绕,门前是一池碧绿的水塘。“每天睁眼闭眼都是犁地、栽苗,两公婆真是拼了命在干。”
然而天灾难测,茶苗种下不久,兴宁就在当年7月遭遇大旱。看着柔嫩的叶片逐渐凋落,何苑珍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方面是我们对种植不够了解,另一方面茶业也是靠天吃饭。”她叹了一口气,“最后还是全部干死了,踩在枯枝上,心也跟着碎了。”
铲了枯树,何苑珍坐在光秃秃的山头沉思:兴宁自古以来便是茶叶生产的宝地,就此放弃未免太过可惜。深思熟虑后,夫妻两人请来茶叶专家在现场勘探,并聘用经验丰富的茶农参与种植。
“浇水在下午两点前为宜,太晚了气温降低,树根会受冻。”何苑珍进行了仔细的复盘,“水量要根据天气、温度随时调整,时刻注意土壤湿度。第一年就是因为气候干燥,水蒸发得太快,才全部枯死了。”同时,镇政府也对受灾种植户伸出了援手,“有一笔3万元的茶苗补助,我自己又凑一些,就重新出发了。”
何苑珍的茶山。
经过又一次的攻坚和等待,2019年,何苑珍的茶山终于慢慢步入正轨。“茶苗栽好后,第一年要像呵护婴儿般照顾茶苗。”她解释道,“尤其施肥要少量多次,过量会把苗烧死。”
每当太阳落山,茶山上就只剩下何苑珍和丈夫两个人。“工人下班了,我两就打着手电筒,用山下抽上来的水挨个浇灌。有时累得直不起腰,就一屁股坐在地上。”她望向山头,目光飘向了过去,”真是一点不敢懈怠,茶树怕缺水,我们绝不能重蹈覆辙。
春去秋来,年复一年,如今何苑珍的茶山早已郁郁葱葱。“你现在目光所及之处全是我的,一土一石我都亲自踩过。”她骄傲地指向不远处的山丘,“2021年茶园开采,到今年已获得很多顾客认可。过程虽然艰苦,但好在一切努力都没有白费。”
茶道,走有机种植路
在广州漂泊20年,对何苑珍夫妇而言,最明显的改变就是嘴“刁”了。
“我们对食品品质要求很高,对健康食品的概念较为敏感。”长期的一线城市生活经验,让何苑珍对有机食品市场的前景很是看好,“一个产业想要前进,高端化、精尖化是必然趋势。”于是从返乡那一刻起,何苑珍就铁了心要走有机茶的道路。
从开荒起,何苑珍就以生产有机茶为目标,进行严格种植管理。“我们这种有机茶的少,投入成本高,花费精力也多。”何苑珍解释道,“100亩茶田,用除草剂只要1千多元,我们人工成本在2万至3万元;施复合肥大约是2千元,我们用黄豆发酵的有机肥要上万。”
有机茶的叶片在阳光下焕发油亮的光泽。
据了解,兴宁单丛茶市场中,中低端产品占比较大,大多数茶农习惯于量大多销的经营模式。然而在何苑珍的示范下,近年已有不少茶农加入了有机生产的队伍。
“以前大家对有机的概念停留在‘听过’,由于投入大,都不敢迈出第一步。”何苑珍说道,“合作社的成功让大家对有机市场产生了信心。同时我们也保证只要是按标准种植的茶叶,做到应收必收、高价收,这样就解决了茶农的后顾之忧。”
除了严格把控种植流程,何苑珍对生产季节也极为挑剔。“一年四季我们只做春茶和雪片茶,春茶生长周期长,茶叶中的有机物质沉淀,茶汤尤其甘爽顺滑。雪片茶生长历经低温,叶片会散发出神奇香味,尝过就很难忘。”此外,在制茶流程中,她还坚持最大程度地采用人工。“上半夜的3次碰青都用人工,下半夜的4次用机器,每次间隔我都会亲自闻香识色,以便调整最佳温度和时间。”
富硒茶是农丰合作社的畅销产品。
2023年,何苑珍共生产7000余斤成品茶,其中中高端茶约占60%,“兴宁市场以80至120元的茶叶为主流,我的中高端茶在380至1000元不等,主攻消费水平比较高的珠三角区域。”2024年,何苑珍计划开设线上店铺,把兴宁单丛卖向北京、上海等更广阔的市场。
单丛,打入年轻市场
如何与年轻市场接轨,是传统产业无法避开的话题。上有“国酒”茅台与瑞幸咖啡联名,下有“国民饮品”椰树椰汁为粉丝大跳热舞,受众年轻化似乎成为食品行业的活血密码。
单丛茶,为广东特有,以茶汤浓郁、滋味醇厚著称。随着饮茶低龄化,单丛茶也悄悄从传统茶席走向街头饮品店,单丛奶茶、单丛柠檬茶产品层出不穷,在年轻消费群体中收获可观粉丝。
纵观市场,“凤凰”“岭头”占据了新式单丛饮品标签的大多数。兴宁单丛,似乎是老茶客们的心头好。然而在茶乡径南,一股兴宁单丛“新势力”正悄然酝酿。
“广工一号”系列产品。
2022年,广东工业大学与径南镇茶叶协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实践基地。吴克刚教授团队与农丰合作社合作,推出‘广工一号’单丛茶系列产品,涵盖养生茶包、无糖奶茶、浓缩茶液等。“能与高校合作特别荣幸,我们的茶叶品质得到了认可。”何苑珍笑着说道,“喝茶变得更便捷有趣了,比如这瓶浓缩茶液,加牛奶就是奶茶,加果汁就是果茶,堪比便携式饮品店。”
除了食品类副产品,单丛茶精油也已进入成品调试阶段。在合作社加工车间,师生团队与何苑珍通宵制茶,在每一个环节提取样品,探寻单丛独特茗香的奥秘。“这给兴宁茶人提供了新思路,单丛茶可以不拘泥于食品领域,多跨界就有更多走出去的机会。”
据了解,目前上述产品已研发完毕,计划最早2024年投入市场。“抓住年轻人就是抓住了未来。”对此,何苑珍充满了信心,“希望更多科研资源能走进来,为兴宁的悠久茶业注入新活力,让兴宁单丛再年轻一次,大步流星走向广阔天地。”
【统筹】黄帼蓉 高永彬 马千里
【记者】吴思雨
用户评论
这款兴宁单丛在市面上真的不多见,1000元一斤的价格确实挺让人心动。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对高价位的茶品抱有好奇,这次有机会品尝,感觉非常珍贵且值得尝试。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听说这种茶叶直接从源头产地运来,这价值或许部分体现在了新鲜和独特上。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第一次了解到千元每斤的价格点,对于喝茶是日常的人而言,确实有点奢华。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兴宁单丛的包装精美,质感不错,适合送礼或收藏,尤其在大城市显得特别有内涵。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里的高档茶店似乎比较容易找到这款茶,价格依然高企不过不失。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口感上,兴宁单丛确实让人回味无穷,每一口都值得细细品味,对得起其高昂的价格。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1000元一斤的茶叶让我更加关注于它的品质和种植背景,想要深入了解的背后故事。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在追求养生的人眼中,千元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健康与高生活品质的一部分体现。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从北上广市集到家庭聚会,这款兴宁单丛都能成为交谈的话题,它不仅代表茶叶文化,还展现了生活艺术。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懂茶的人来说,这样的价格是对其工艺、稀有性和历史传统的认可和尊重程度的反映。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尝试过几次后,我发现兴宁单丛的确与其他普通的茶品有很大不同,其复杂的香气和独特的口感确实值回票价。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在大城市生活的人,对这样高品质的茶叶有着特别的鉴赏能力以及消费欲望,他们愿意为自己的味蕾投资。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喜欢体验不同文化的人来说,千元单丛不仅是一种美味,还是一次与南粤茶文化的深入交流。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多人会在家里专门为兴宁单丛准备品鉴空间,这样的茶叶使得日常生活变成了一场精致的享受仪式。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款千元每斤的茶叶在市场上似乎有其稳定的市场和粉丝群体,这与其品质、稀有的特质密切相关。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在大城市中,这种类型的高级茶品被视为身份地位的一种象征,它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对生活方式的理解与追求。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从消费者角度出发,1000元的价格点意味着这款兴宁单丛有着卓越的品质和独特的工艺,对健康爱好者来说非常吸引人。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北上广地区的顾客对于这种高端茶品的选择更多基于个人品味和享受生活的需求,而非仅仅考虑日常需求。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