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寿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4-16 16:22:12

所谓“茶寿”,即指108岁,茶字的草头代表二十,下面有八和十,一撇一捺又是一个八,加在一起就是108岁!

自古以来,老人长寿都有雅称。具体地说:60岁称为花甲之年、耳顺之年、还乡之年;70岁称为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国之年;80、90岁称为朝杖之年、耄耋之年;寿得3位数100岁的称为期颐之年。人们为长寿老人祝寿,还有喜、米、白、茶寿之说: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看似七十七。米寿:指88岁,因米字看似八十八。白寿:指99岁,百字少一横为白字。

说起茶寿,不仅仅从字面上可以拆开来解说,它与中国茶文化还有解不开的渊源。

相传,古时候有位老和尚病了,久治不愈。一天,一位老人告诉他,蒙山顶有茶,春分前后,逢雷而发。你候在一旁,及时采摘三天。得一两,用蒙山水煎服,能治任何宿疾;二两,一辈子消灾祛疾;三两,脱胎换骨;四两,就地成仙。老和尚遵嘱,得茶两余,煎汤服用,没喝一半,病即痊愈,眉发由白转乌,以致熟人相见,不敢相认。

五代王文锡《茶谱》的上述记载,把茶说成“万病之药”,有返老还童之功,未免带有神秘色彩。不过,茶能治病,已是人们的共识。隋文帝患头痛,医治无效。听僧劝告饮茶而愈,天下传闻,人们竞相煎服。饮茶长寿,正史也有记载。《旧唐书-宣宗纪》记,洛阳来了位130多岁的僧人,宣宗问他:“服何药如此长寿?”僧答:“贫僧素不知药,只是好饮香茗,至处唯茶是求。”长寿的秘诀是饮茶。苏东坡留下着名诗句:“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是说魏文帝游西山,得仙人丸药,服后身生羽翼,这样的事太玄妙了。与其企盼仙人赐药,倒不如像卢仝煎茗自饮,七碗茶下肚,“两腋习习风生”,那才实在。一言以蔽之,坡翁是说,为长寿而求仙,不如去喝茶。

孙中山先生也主张“茶寿”说,赞茶“是为最合卫生最优美之人类饮料”,“中国常人所饮者为清茶,饮食者为淡饭”,“穷乡僻壤之人”,“不及酒肉”,“常多上寿”。

现代科学证明,茶富于营养,饮茶能满足人体对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需要。茶能治病,是因为茶中含有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的咖啡碱、儿茶素、维生素类、矿物质微量元素、氨基酸等物质。日本科学家发现,茶抗衰老的作用约为维生素E的20倍。如此说来,茶是名副其实的长寿保健饮品,“茶寿”之说也不是空穴来风。

用户评论

绳情

终于找到一些关于茶寿的知识了!我一直对不同茶叶寿命想了解更多的信息,看看哪种最耐藏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个人的荒凉

这篇文章讲得真好懂!我平时喝着红茶和绿茶也没怎么考虑过这些问题,现在突然觉得很有意思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潇潇

“茶寿”这个说法听起来很玄乎啊,感觉更像是一种营销手段...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在哪跌倒こ就在哪躺下

想了解不同茶叶的保存方法,这篇文章应该会有所帮助!以前随便收纳的茶叶都快变味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傲世九天

喝茶就喜欢那种浓郁的风味,不知道茶寿好不好判断啊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者何惧

其实我觉得无论哪种茶,只要口感好喝最重要吧,茶寿这些虚理论可以忽略不计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珠穆郎马疯@

以前听说茶叶收藏是一门学问,看来是真的!要好好学习学习关于“茶寿”的知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情深至命

感觉这篇文章有点偏向专业人士,对新手来说不太好理解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逃避

"茶寿"这个概念是不是只适用于一些珍贵特色的茶?普通茶叶好像也没太大关系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瓷清茶倾城歌

收藏茶叶确实是一つの乐趣,有机会我也想了解一下“茶寿”的奥秘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颓废人士

文章里提到的不同的因素影响着“茶寿”,真是让我开眼界!需要多学习真知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要冷战i

"茶寿"太玄乎了,直接写一个好喝的茶就得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城烟柳

看完这篇文章我更想尝试自己收藏一些茶叶了,看看能不能让我的小宝贝“青春永驻”!哈哈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绝版了i

还是觉得茶是一杯温暖和宁静的饮品,与其纠结于“茶寿”,不如专注于享受每一口的味道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哭着哭着就萌了°

感觉这篇文章有点太深入,想要了解茶寿的概念还好,但更希望了解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