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待客茶俗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4-20 16:43:17

修水盛产茶叶,“宁红”茶叶以“茶盖中华,价压天下”而称著于海内外,修水人居家时却很少喝这种颇具特色有颇为别致的待客茶,“双井茶”也一向早在宋代就名誉京师。

待客茶俗一般是这样:客人进门,主人递上一碗盐菊花凉茶,有的泡有茶果或家制清茶,使凉茶有色,有香,又略有咸味,也有在茶里放了少许花椒子,那种麻辣香酥又生凉意的味道,使你喝后心神一爽。

这一套待客的茶俗,代代相传,过去,一直很少变化,从中也可看出,旧日里无热水瓶,要一下泡出香料茶或滚茶,根本不可能,故先以凉茶应急。此外,山区集市贸易欠繁荣,来了客人,临时砍肉困难、腊肉、鸡蛋则可随到随取,不致窘迫,如今生活条件不同了,有些人视情况已取消了凉茶,靠集镇近的,“泡泡茶”也尽量用新鲜猪肉,更有的泡上蜂蜜,麦乳精,或以汽水、啤酒之类的饮料待客,以显示生活富足。时代的步伐,已经迈入茶俗的领域了。

客人喝着凉茶,热情的主人已在着手准备香料茶了,其中香料因人因地而异,多的可达十余种,如:炒芝麻、炒黄豆、炒花生米、炒糯米、盐可萝卜干、盐生姜丝、甚至有放盐笋丁、盐酱瓜丁等等的。讲究的还把红萝卜等切成梅花形,圆环形。这些香料最基本的是菊花、芝麻、豆子、几乎是每泡必备,所以修水人有句俗话:老大老大娘三样喜,女婿、菊花、鸡。可见菊花在居家中的重要性。 对于需要进一步表示敬意的客人或想挽留吃饭而客人时间却不允许的,主人接上来奉上的是“滚茶”,其实已是面点腊肉汤一类,另有一番讲究的。有时客人急着要走,主人搞茶不赢,则要包上三五个鸡蛋,硬塞给客人,称作“当茶”或是“代茶”。

用户评论

聽風

我对《修水待客茶俗》的研究一直很有兴趣!这几个字听起来就让人觉得非常古典、优雅。学习一下中国传统的待客之道,确实很有价值呀。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走过海棠暮

有没有人能给我说一下《修水待客茶俗》具体的内容?我印象中好像看过一些关于这个主题的文字,但细节不记得清楚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汐颜兮梦ヘ

我觉得中国的传统文化真的很值得发掘!比如《修水待客茶俗》, 让我更加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和礼仪。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点一点把你清空

我喜欢喝茶,尤其是我朋友邀请我去参加那种氛围轻松、舒适的聚会时喝茶聊天。也许可以借鉴一下《修水待客茶俗》里的内容,让我的待客之道更上一个层级!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繁华若梦

最近看到很多人在讨论《修水待客茶俗》,我也想去了解一下这套体系背后的故事。中国古代的礼仪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炙年

这种东西听起来有点虚头实浑的感觉…是不是太注重形式?我更喜欢简单舒适的待客方式,真诚交流才是最重要的吧?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命硬

《修水待客茶俗》有没有介绍一些现代化的待客方式呢?毕竟时代在进步,传统的礼仪或许应该与时俱进吧。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可儿

我认为《修水待客茶俗》这类的书籍很有帮助!可以让大家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也能在人际交往中更加得体。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漫长の人生

以前就听说过《修水待客茶俗》,但一直没认真查阅过。看来应该抓紧时间去了解一下了,毕竟在某些场合礼仪很重要。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单*无名指

我觉得这种严格的待客方式有点太拘谨了吧?不如放松一些,真诚地待客人,才是最重要的啊!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断桥残雪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总是好的,但不能一味地照搬古人做法。还是要结合现代社会的方式来进行创新和发展吧?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肆忌

我感觉《修水待客茶俗》这种体系,在现在的家庭生活中应用有限吧?现在的人更注重效率和实际操作性了吧。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尾流莺

虽然时代变化了很多,但是一些传统文化的精髓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比如《修水待客茶俗》里的热情好客精神,依然可以照应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