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的原产地及进化和传播过程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0-08 23:28:22

从一片片被我们的仙人放在唇齿间咀嚼的树叶,到现在千姿百态五颜六色在杯中起舞的茶叶,茶和炎黄子孙共同走过了几千年​。茶的样子在发生变化,喝茶的方式也在变,不变的是我们几千年沉醉于斯,对茶的一往情深​!

中国的西南部、南部沿北回归线两侧是山茶科植物的主要生长区域,也是茶树的原产地。

1753年,现代生物学分类命名的奠基人、植物学探险家,瑞典的林奈(C.Linnaeus)他的著作《植物种志》中,将茶树定名为“Thea sinensIs”中国茶树。

中国发现和利用茶树已有2000余年历史,秦汉成书的《尔雅·释木篇》中已有“槚,苦茶也”的记载(槚:茶树的古称)。唐代陆羽《茶经》中已记载有“两人合抱”的大茶树。至20世纪90年代,中国11个省(有200多处发现野生大茶树,云南省镇沅、景东、勐海、澜沧、师宗等地都有树龄近千年,树高20多米树干直径超1米的古茶树。中国发现的野生大茶树最早、最多、最大。

一般认为,中国的滇、桂、黔毗邻区为茶树的起心。中国西南具有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寒温热三带气候,在复杂的地形中有未遭受过冰川侵袭的地区,自古便是许多古老植物或新生孤立类群的发源地。

除中国外,中缅边境的伊洛瓦底江发源地,东南亚越南、缅甸、泰国等地也有野生茶树分布。

茶树的进化茶树最初是野生的,当我们的祖先开始发现和栽培茶树后,其逐渐从原始型形向进化型形态变化,茶树的生长区域、茶树形态等都在逐渐变化:◆由乔木型演化为小乔木——灌木型◆树干由中轴演化为合轴◆叶片由大叶演化为中、小叶◆花冠由大到小,花由丛瓣到单瓣,果室由多室到单室,果壳由厚到薄,种皮由粗糙到光滑,等等。

茶树的进化性状不可逆转,如灌木中小叶茶树即使生长在与乔木大叶茶树相似的生态条件下,也不可能再现乔木大叶茶树的形态特征。

茶树的传播茶树或自然扩散(即种子凭借自然的流水滚动,风吹、禽兽两等传播):或人为传播(即人把茶树的种子或茶树苗异地种植)。茶树生长范围因此而不断扩大和延伸​。

茶树在国内的传播根据茶叶科学研究,茶树从原始型向进化型演变,地理上的变迁路线为四条:1.云南经广西、广东到海南

2.从云南经贵州、湖南、江西、福建到台湾3.从云南经四川、重庆、湖北、安徽到江苏、浙江4.从云南经四川、到陕西、河南在这些传播过程中,茶树也在不行生出不同的形态与风味

茶树向世界传播

中固传入日本、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俄罗斯,这些国家成为世界主要产茶国。

1.茶树最先传入日本。805年(唐顺宗永贞元年)日本最澄禅师来中国学并将茶籽带回,种植于滋贺县

2.印度于1780年由东印度公司从广东、福建引种至不丹和加尔各答植物园

龙团凤饼到蓬松散茶

神农学百草,中毒后偶尔咀嚼茶树叶解毒而发现了茶叶,这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故事。我们的先祖最初吃的是茶的鲜叶,云南南部深山里的少数民族至今保留着采下茶鲜叶,洗烫后加调料拌食的食茶方法,这或许就是唐代以前的“茗菜”。产量较多时,鮮叶用不完,晒干保存,需要时再用水泡。慢慢地,吃茶转变为喝茶茶叶的加工逐步完备。中华民族经历几干年斗转星移,茶叶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

中国古代茶类划分是随着朝代更替而变化的。唐代陆羽《茶经・六之饮》中记载:“饮有粗茶、散茶、末茶、併茶”,《宋史・食货志》中说“茶有两类,日片茶,日散茶”。元代则根据鲜叶老嫩度不同,将散茶分为“芽茶”和“叶茶”两类。明代已有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之分。明末清初鸟龙茶出现,六大茶类基本齐全。

唐宋时期的龙团、凤饼龙团、凤饼是唐、宋时期加工制作的团状或饼状茶叶,又叫“团茶”“饼茶”“片茶唐、末时是饼茶生产的鼎盛时期。团饼茶形状有方有圆,大小不一。唐代陆羽的《茶经》中引用三国时期魏国张所著的《广雅》:“荆巴间采茶作饼”。《茶经》里更记载了当时茶叶的制作方法:“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手矣。”(く茶経・三之造))意思就是采下鮮叶蒸后捣碎,之后拍制成团饼,最后将团饼茶穿起来烘干、封存。唐代饼茶表面无纹饰或有简单图纹。宋代制茶是把青叶蒸青、捣碎、压模、烘干制成。宋代饼茶拍制工艺较唐代更巧,“饰面“图案有大发展,图文并茂,龙风期,表面龙民纹饰极为讲究。茶名,如万寿龙芽 代的北贡茶专用于述皇室、极富盛名、各种进贡的大小龙风饼茶都有吉祥的茶名,如万寿玉圭、太平嘉瑞等。

由于龙团凤併制作耗时费力,因此朱元璋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颁发了废团茶、兴叶茶的令后,团饼茶生产日衰,散茶渐渐成为主流。

明代兴散茶

散茶的大发展始于明初,明代末年,全国各产茶地几乎都生产散茶。散茶虽然兴盛于明,并成为后世茶叶的主要形态,但其出现要远早于明代,在唐代陆羽《茶经》中就已有散茶的记载,且唐、宋时就已有散茶名茶,如唐代的蒙顶石花、雀舌、蝉翼等;宋代的峨眉白芽茶、双井白芽、庐山云雾、宝云茶、日铸雪芽等;元代的紫笋、雨前、岳麓茶、龙井茶、阳羨茶等。

散茶用较细嫩的原料制成,芽叶完整,未经压制。元代还按原料老嫩程度,将散茶分为叶茶和芽茶。叶茶是用较大芽叶制成的散茶,芽茶是用细嫩芽叶制成的散茶。随着散茶的兴起,茶叶加工工艺不断变化,茶叶形态、种类不断丰富,越来越接近今天我们杯中的茶叶。

用户评论

残留の笑颜

在福建的乌龙山中,茶树与大自然和谐共生,仿佛是当地灵魂的一部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蔚蓝的天空〃没有我的翅膀

听说了日本南部那古老肥沃的土地孕育出了抹茶的独特香气,真是令人向往。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亡则人忘

原来欧洲人对茶叶的认知始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转运站,历史如此深远。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开心的笨小孩

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也为世界贡献了一款充满果香与花香的红茶。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景忧丶枫涩帘淞幕雨

从中国传入中东地区的那条古老商道上,茶树种子曾经留下了一串足迹。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此生一诺

印度的大吉岭,那个被雪山环绕的地方,却养育出了如此鲜爽的原茶叶。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丢了爱情i

非洲肯尼亚高原的茶树在阳光与雨露的滋养下,释放出清新雅致的味道。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回忆未来

安溪铁观音的故事,仿佛是一次跨越地域和文化的完美旅行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拥菢过后只剰凄凉

斯里兰卡的高山茶园中,红茶似乎更懂得享受温和气候的宠爱。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话少情在

茶叶从中国出发,经由一带一路传至波斯与阿拉伯地区,文化交融之美尽显。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等量代换

在印度曼尼普尔邦那些隐藏的森林里,有一种罕见的绿色珍宝。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苍白的笑〃

东非马拉维湖畔的茶树,其清新之味仿佛来自自然界的甘霖洗礼。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迁心

日本千叶县的茶园,保留着传统手工制茶工艺的独特韵味。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烟花巷陌

肯尼亚的茶产业是咖啡产业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在全球茶叶市场崭露头角。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放血

摩洛哥人钟爱的红茶并非源自中国,而是他们在摩洛哥的传统加工方法使然。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隔壁阿不都

伊朗古丝绸之路上的茶叶贸易,将东方与西方的味道完美融合于一杯之中。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娘子汉

智利在南半球的独特气候下,培育出了口感独特的绿茶品种。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珠穆郎马疯@

毛里求斯岛上的温室茶园,让人赞叹自然与科技的结合如此精妙绝伦。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婞褔vīp

澳大利亚的茶叶文化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尤其是袋包装茶深受喜爱。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微信名字

肯尼亚的Nairobi国际茶叶博览会上,各国展台展示了全球茶文化的多样性。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将妓就计

在遥远的新几内亚山脉中,神秘古老的原生种茶树未被大规模开垦过,保留了原始风味。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