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不懂茶的新茶友如何分辨茶叶的好坏?手把手教你3个步骤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不懂茶的新茶友如何分辨茶叶的好坏?手把手教你3个步骤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周末小侄子在读《骆驼祥子》。
看到不懂的东西就用胖乎乎的小手和一张胖乎乎的脸反复琢磨。
这本书对小学生来说还是太难了。
简单来说,主人公叫祥子,一个农村来的黄包车夫,类似于现在人们所说的“小城问题作家”。
虽然很想扬名立万,但最终还是选择平躺,做一条咸鱼。
书中祥子最出彩的时刻,是虎妞看中他的时候。
虎妞是当地富豪的女儿,也算是富婆了。他们后来结婚了。
祥子的梦想是有自己的车,祥子的公公正好开工厂。
这就好比一个人要买房子,老岳父家在盖房子。
离梦想最近的一步。
但是,晚了一步就错了,一步就错了。
如果我们选择了不同的方式,也许我们的命运就会改变。
如果你能放弃拉人力车,跟你公公学学怎么办厂,怎么经营,怎么跟不同的人打交道等等,肯定比只拉人力车强。
代价就是学习,思考,总结。
相比之下,拉车很简单,不需要思考。
所以他放弃了,最后没能从长辈那里学到一招半式。
最后,我选择了比拉车更简单的东西。
现在看来,这也是很多人对喝茶的态度。
茶只是一片叶子,只要能喝下去解渴就好。
但事实证明,真正爱喝茶的人是不会轻易接受“平躺”的。
以村姑陈本人为例。有时候她感冒了,或者困了,只想偷懒。
这时候如果泡茶,就是一种偷懒的状态,泡出来的茶汤也不好。
而如果状态好,精神好,茶就会色香味俱全。
这一点李麻花可以证明。
令人欣慰的是,对知识好奇的人远远多于想平躺的人。
今天在后台留言,无意中瞥见一条消息:
你好,我是一个不太懂茶的小白。请问如何鉴别茶叶的缺点?
这个问题一言难尽。
其实最简单直接的判断方式就是你觉得“好不好”。
评判好茶的标准无非三点,一是良好的生态环境,二是干净精致的加工,三是严格细致的储藏。
正常情况下,在这三个前提下,茶才会好喝。
但另一方面,新人也不难发现茶的缺点。
因为六大茶每一种都有相应的标准,具体可以参考国标中的感官品质。
以白茶为例,在白茶国家标准中,详细介绍了两个等级的白浩银针、四个等级的白牡丹和两个等级的首梅。
包括它们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外观(绳、碎、净、色)和什么样的内质(香气、味道、汤色、叶底)。
有了这些要求,新手看完国标就可以相对简单的判断一款茶的好坏了。
如果你面前的茶叶不符合国标中的要求,那就证明质量有问题。
至于是大问题还是小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判断。
有一个词叫“茶评”。
顾名思义,就是评委用感官鉴别茶叶的过程。
利用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能力,对茶叶产品的外观、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等品质因素进行评价,从而鉴别茶叶的品质。
理论上,这么专业的事情应该留给专业人士去做。
但是茶圈里有很多喝茶的人特别喜欢用品评的方式喝茶。
其实他们也不懂。他们只是觉得这样喝茶很酷,很有力量,仅此而已。
所以每次出去喝茶,我都会叫上朋友朋友,然后在茶几上放一排碗。
学着茶艺大赛的姿势,所有茶叶都要坐在杯子里,又苦又浓,这样才能做汤。
那架势好像瞬间变成了XXX的高手。
但是我们知道这样做出来的茶汤并不好吃。
不仅味道不好,而且浓稠、苦涩,刺激感强,苦味给舌头带来困扰是常有的事。
由于浸泡时间较长,大量的茶多酚和咖啡因涌入汤中,带来了强烈的苦涩感。
这样的茶汤喝在嘴里,必然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就像喝一口酱香型白酒,里面全是酱香,舌苔上会有一层厚厚的皱纹。口感极差,没有一点好茶应有的“香、清、甜、活”。
此时,舌头上的味道已经被80%的苦味覆盖了。
几乎感受不到其它味道了,再继续品茶,继续找缺点,还有意义吗?
当然,久而久之,舌头就会习惯。
口味变重了,对什么味道都不再敏感。
将来,不论喝什么品质的茶叶,好茶还是劣茶,都会觉得相差不大。
原本灵动的味蕾,活生生被磨平了棱角,变得无趣。
况且,专业的审评人员,都是由名师指点,且经验丰富,身经百战。
即便是面对一杯又浓又苦的茶汤,也能准确地从里面捕捉到缺点,进而做出判断。
若普通人按照这样喝茶,肯定是会闹笑话的。
在专业和业余之间,隔着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
若真心想要学茶叶审评,那就去拜师学艺吧,认认真真地进行系统性地学习。
经过无次数的刻苦训练,无数次的实践总结,无次数的研究钻研……
这份苦差事,未必人人都能承受得起。
所以,作为普通茶客,只是喝茶爱好者,我们还是建议,不必如此。
自己喝得开心,喝得舒服就好。
喝茶的本意,应该是享受,寻找美好,发现美好。
千万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要找缺点,最简单实用的方法——喝。
多喝,自然就懂了。
另外,平日里泡茶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通过闻香和尝汤,发现品质上的一些端倪。
首先,选择白瓷盖碗冲泡。
白瓷盖碗不吸香也不吸味,能完整地呈现茶汤的原汁原味。
即便这泡茶有问题,在白瓷盖碗面前,也无处遁形。
冲泡之后,若是有杂味出现,附着在盖子上,第一冲揭盖闻香的时候,就会被发现。
这里要提醒大家,闻盖香,一定要趁热闻。
越热的时候闻,越能闻到更多的香型和更丰富的层次。
同时,若是有杂味和异味,也会一同显现。
紫砂壶的盖子较小,且不像盖碗这般,是个中间微微拱起的“蒙古包”形状,更好聚香。
虽然也能闻得到茶香,但不够纯粹、不够清晰。
其次,用沸水冲泡茶叶。
俗话说,好茶不怕沸水烫。
品质过关的茶叶,在沸水之下,能激发出身体内各个层次,各个沸点的芳香物质。
如此一来,我们能闻到馥郁的茶香,鲜爽饱满的茶汤。
反之,品质有问题的茶,经不住沸水的冲泡。
要么,香气寡淡,汤水苦涩单薄。
要么,各种杂味、怪味产生,显露原形。
故而,提倡大家平日里用沸水泡茶,不仅是尊重好茶,更是为了揭开劣质茶的真面目。
其实,辨茶没有捷径,关键就是多喝。
只要品鉴得多了,自然就能分辨出好茶和劣茶的区别。
什么闷味、陈味、沤味、青味、霉味、焦味等,只要喝过,就会记住。
反之,没喝过,又怎么会知道?
当然,也有一些茶,造假的程度很高。
普通茶客去喝,基本喝不出什么端倪,甚至还会把它当成好茶买回家。
那么,就需要经验的积累来判断了。
看再多的书,都不及真真切切喝上一杯茶来得实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关于本次不懂茶的新茶友如何分辨茶叶的好坏?手把手教你3个步骤和不懂茶的新茶友如何分辨茶叶的好坏?手把手教你3个步骤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