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白茶秋茶季/立秋已过/为何市面上还少见立秋寿眉和白茶秋茶季/立秋已过/为何市面上还少见立秋寿眉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白茶秋茶季/立秋已过/为何市面上还少见立秋寿眉以及白茶秋茶季/立秋已过/为何市面上还少见立秋寿眉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前几天去山上,带了两批立秋后采的寿眉茶样下来。
这几天连绵阴雨,窝在家里做接待,把欠下的那些约会债都给还了。
跟久不见面的书友,聊起张爱玲的《红楼梦魇》,三详四详红楼梦的始末,分外投机。
好友相谈甚欢,岂能无食无茶?
切了新上的桃子,洗了葡萄,掰了山竹,再剖了一个白蜜瓜。怕水果太甜,又泡了一盖碗2017年的春寿眉,唤作“栀香玉卿”者。
茶过三巡,果子去了大半。
因想着换一泡茶,顺手就把山上带下来的新秋寿眉茶样抓了一把出来泡。
没想到第一冲,书友就说,哎,这茶好喝,比前面那泡好喝。
立秋寿眉比春寿眉好喝?
我将信将疑尝了一口,咦,果然,这泡立秋寿眉,汤水甜润,香气沉水,花香夹着蜜香,是莹润而爽朗的风格。
虽然没有春茶那般明显的鲜爽感,但正是因为没有这股鲜爽感,汤感温润,才更容易为不常喝茶的人所接受。
难怪书友觉得这立秋寿眉比春茶好喝。
说来也奇怪,为何已经8月底9月初了,立秋采的茶却没见上市呢?
带着这个疑问,村姑陈致电了S师傅。他正在厂里压饼,机器的声音很吵,只能听到恍如越洋电话般时断时续的声音传来。
原因有四点,村姑陈总结如下:
一、需二十来天退火时间
秋寿眉至今未现世的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它的制作周期刚结束不久,还在退火。
到白露节(2018年9月8日)左右,便正好退火到位,可以尝试着喝一喝了。
说到立秋寿眉的退火,就不得不得到白茶的制作工艺。
白茶的制作工艺,大的,有两道,萎凋与烘干。
萎凋,包括 “日光萎凋” 和 “室内加温萎凋”。
日光萎凋又称为纯日晒。
纯日晒茶不多,因为制作纯日晒白茶很麻烦,看天吃饭,不能量产,故而图省事的人都不愿意挑战这个难度,直接就把茶青用室内加温的方式萎凋了。
为了不被别人知道自己在偷懒,图省事型的制茶师,往往还会对外宣称,春茶季天气不好,太阳少,没办法做纯日晒。言下之意是,不是我不做纯日晒,不是我懒,是天气不好,是老天爷不让。
把责任推给天气,推给老天爷,这心计,可以去演《延禧攻略》了!
烘干,包括电烘干和炭火烘干。自古以来,传统工艺里,都是用炭火烘干——从前根本没有电好吗?当然,现在也有人用电烘的。具体用哪种,端看制茶师的喜好和技术了。
炭火烘干之后,茶必定是会有火气的。
带火气的茶喝下去,身体里也会受到火气影响,敏感的人有可能因此而引发上火,产生喉咙痛牙痛等症状。
因此,村姑陈也觉得奇怪,为何有人要说白茶寒凉?白茶制作完成后还需要退火,这寒凉二字,可与它沾不上边呢。
想来,说白茶寒凉的人,喝到的是没有烘干的白茶吧,没有经过炭烘,没有火去掉它身上的多余的茶多酚,才会让人觉得凉吧。
二、大部分制茶人喜欢将秋寿眉拼堆
秋寿眉至今未现世的第二个原因,是源于大多人推祟的拼堆法。
拼堆,顾名思义,是把茶叶拼凑起来,成为一整堆茶。
在实际操作中,茶叶的拼堆,就是把每天采下来萎凋好的茶,都拼成一个大堆头,拌均匀后,再统一烘干,统一销售。
这样的好处是,整个秋茶季,家里就一款秋茶,客人来买,只需要介绍一款茶的口感和香气,省时省事。
如果像S师傅这样,把家里的茶按大致的口感给分出来,一个秋茶季的寿眉就有五六种香气口感,那介绍起来麻烦得多,也给有选择困难症的客人,增加了选茶难度。
所以,一部分人的立秋寿眉,做好后,还在等,等白露寿眉下来,晒干之后,拼成一堆,再对外销售。反正白露再过11天就到,也不会等太久。
但是,村姑陈还是不喜欢把整个秋茶季的茶都拼到一起,那样,好像在吃东北乱炖,眉毛胡子一把抓,太没有特点。
在这一点上,我要再一次表扬一下S师傅。
他做茶从来不嫌麻烦,从来不会把整个秋茶季的茶拼成一大堆。他会根据茶的香气和口感以及外观,把两三天的茶归成一批。这样,既保证了茶的品质,也保证了茶拥有多样化的口感和香气。
如果千人一面,走在大街上大概会分不清张三李四。
如果千茶一味,那喝茶还有什么乐趣呢?
汤稠汤润,栀香桂香,这样丰富多彩的秋寿眉,才符合我们心目中层林尽染、叠翠流金的秋季。
三、天气太热散茶难做出好口感
秋寿眉散茶迟迟未上市的第三个原因,是因为天气。
每年的立秋之后,天气都是很热的,老话说,立秋之后还要晒24个“秋老虎”,秋初天气之热,可见一斑。
不懂制作白茶的人会觉得,天气热,阳光充足,不是正好可以制作纯日晒秋寿眉吗?
原则上,是这个道理。但是,在实际操作上,却压根儿不是这么回事。
我们晒被子,可以一直晒一直晒,只要没下雨,可以从早晒到晚,太阳越大晒得越干,晒得越蓬松。
但白茶不同,它是从茶树身上采下来的娇嫩的叶片,它喜欢阳光,但又怕太过于热烈的阳光,阳光过猛,会把它晒死晒伤,晒成红脸蛋,晒出青藏高原小朋友才有的“高原红”,晒光它身上的养分和叶绿素。
秋天晒白茶,也是有学问的。不能一直晒,阳光温和的时候晒,阳光热起来就要放到室内,等阳光缓下来,再拿出去晒。
这样会非常麻烦,很多人不愿意,就用最简单的,从早晒到晚的方式,两天就晒干了,晒干用麻袋收起来放仓库里,多省事。
但是这样粗心晒出来的茶,大多数晒得又黄又黑,像非洲的小朋友,看起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
口感,自然也不是太好,大多是苦涩的。
是不是很好奇这样的茶将来要如何销售?
不要着急,敢这样晒茶的茶农,有的是办法。秋茶量大,卖散茶口感不好,那就压饼呗。烘干后放一段时间,压成饼,经过压饼工序的蒸软和烘干,把细胞给破了壁,再存放一段,陈化出陈香和药香来,就可以卖了。
只要茶青山场不是太差,压饼后放两个月,自然苦涩味就收敛了,喝的时候感觉不到那样的刺激和分明,普通的顾客是根本喝不出来的。
四、只有技术好的制茶师才敢卖立秋寿眉散茶
基于立秋季节的气候特性,基于立秋寿眉加工上的特殊要求,一般人,不敢挑战纯日晒立秋寿眉。
那就降低难度做室内萎凋立秋寿眉。
但是,室内萎凋如果摊得太厚,由于气温高,一样会把茶做得又黄又黑,口感苦涩难耐。
这种情况下,市面上的立秋寿眉散茶,才少见踪迹,毕竟能把立秋寿眉做出好口感的人,真的是极少,极少。
凤毛麟角。
前年S师傅做的立秋寿眉,就一下子被人拉走一万斤,买主是一位山下的同行,买回去拼了自己做的没香没韵又黑又黄的秋寿眉,压成饼,卖到北方去。
买同行做的好茶,拼进自己做的劣茶里,是很多人的惯用伎俩。
这样的拼配方式,能给茶提香,增色,劣茶一下子从一颗星变成了四颗星,能多卖上好多钱呢。
听到这个消息的村姑陈义愤填膺:你可以不卖啊!
S师傅说,没办法,同村同乡,算起来都是亲戚,不卖不好。
。。。。
尾 声
今年的立秋寿眉,快面世了。
悄悄剧透一下,香气是多变的,像千面娇娃。
第一冲是干爽明媚的花香,第二冲就有本事变成天真烂漫的花香,第三冲则成了明丽清朗的花香,第四冲居然变成了鸳鸯藤般的草药香......
这简直是仗着生长的时候阳光好,日照强,就欺负人家蘅芷清芬般的春寿眉嘛。
汤水入口也极为软和,淳和绵柔,汤感爽口,回甘里犹自带着花香。
这种柔软的汤水,淳滑的汤感,比之春寿眉,更能被新人所接受。
矛太尖锐,还是盾比较平和,能让大众所接受。
所以,我们还是不要做魏璎珞了,做薜宝钗吧,这样四角俱全的美人,比较招喜。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白茶秋茶季/立秋已过/为何市面上还少见立秋寿眉和白茶秋茶季/立秋已过/为何市面上还少见立秋寿眉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