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天价”岩茶让有些人几乎吵翻了天,先不说“天价”是否合理,这岩茶中的“老大”——大红袍,相信喝过茶的应该都听说过,下面就先扒一扒这大红袍。
“大红袍”的是怎么来的?
相传,在明代有一个上京赶考的举人路过武夷山时肚子疼,山上的一个和尚用珍藏的茶叶煮了茶汤给他喝,然后他的病就好了。
大红袍干茶
后来那个人高中状元,回到武夷山感谢和尚,问及茶叶的出处,得知这是上的几株茶树产的茶叶,于是绕茶树三圈,把身上的红袍脱下来,披在治好他的茶树上,于是人们就管这几棵茶树叫大红袍,大红袍也因此名扬天下。
大红袍干茶
据记载,历史上留下的大红袍母树现仅有六株,十分珍贵,一般作为国家馈赠珍品、以及尊贵客人和外国贵宾、元首品尝之用。
大红袍干茶
既然只有六株,市面上卖的大红袍不会是假的吧?
莫慌,真的假不了。
现在投放市场的大红袍茶叶,是在当地茶叶研究所进行科研攻关,在相同的自然条件下,获得无性繁殖育苗栽种成功,经过专家鉴定,其品质保持了母树大红袍独特韵味,也就是真正的大红袍。
大红袍和红茶好像,它是属于红茶吗?
“像”不代表“是”。大红袍虽然名字和汤色都很像红茶,但它是正儿八经的乌龙茶,乌龙茶中的岩茶,是“四大名丛”之一。
大红袍是半发酵茶,红茶是全发酵茶,它俩在制作工艺上就不一样。大红袍干茶和茶汤有着高香的焙火味,而红茶则是香甜的,一闻一喝就知道区别。
那么大红袍应该怎么泡才好喝呢?
第一步:备茶和茶具
由于大红袍条索较大,又是散茶,一般称5~7g,用平常的盖碗冲泡即可。
第二步:摇香
对于高香型的乌龙茶来说,温杯后利用盖碗的温度进行干摇香对激发茶香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有醒茶的作用。
第三步:冲泡
冲泡大红袍时适合用95~100℃的水冲泡,一般水烧开等个几秒钟,高温冲泡更有利于茶香的激发,冲泡出茶的滋味。
第四步:出汤
前面几泡出汤适当快一些,一般冲水后泡个5~8秒出汤,后面出汤可以稍微慢一点,以确保茶汤滋味比较稳定。
大红袍的冲泡其实不难,好的大红袍具有特殊的“岩韵”,俗称“豆浆韵”,香气锐而浓长,汤色呈深橙黄色,滋味醇厚、回味甘爽,叶底青褐色匀亮,带有红边。
大红袍茶汤
武夷山的“四大名丛”大红袍、水金龟、白鸡冠、铁罗汉中,大红袍的名气最大,不仅仅是它的“出身”原因,还因为大红袍本身的品质优良,博得了很多茶人的“芳心”。
如果有机会喝到大红袍,那可千万不要错过,当然,我们也不要盲目追求“天价”大红袍,毕竟喝茶重在体验嘛。
用户评论
哈哈,我之前一直以为大红袍就是红茶的一种,看完这篇介绍后,才知道它是乌龙茶里的一颗璀璨明珠。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太好了!之前我一直以为“大红袍”是个花名,原来它还有那么多独特的历史和制作工艺。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大红袍的故事和品质真是让人着迷,看了这篇介绍,我感觉自己对茶叶的了解又提升了一个台阶。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大红袍的冲泡方法真的不容易掌握吗?这篇文章用三个步骤就说明了整个过程,太实用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完这篇之后,我对“三泡茶、五杯斗”有了更深的认识。大红袍真是越泡越香,越品越有味。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从这篇文章里我学到了不少知识,原来选择大红袍还要看干茶的叶形和颜色呢。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直好奇这种茶叶为啥名叫“大红袍”,原来是源于传说!挺浪漫的一段历史。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泡大红袍的时候是不是水温也有讲究?这篇教程里的点睛之笔就是温度控制吧。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原来大红袍的历史这样悠久,从宋代到现在还有这么多故事流传。喝茶都是一门学问啊!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完这文章后我更想尝试不同年份的大红袍了,新茶和陈茶的口感真的差很多呢。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大红袍真不是随便泡就能喝出味道来的,要掌握水温和时间,这篇介绍真的是个好向导。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这篇文章才明白选择正确的泡茶工具有多重要,看来我家那俩破杯子得升级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以前对大红袍的茶叶特点一无所知,现在我懂了它的独特风味和香气是如何形成的。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冲泡大红袍真的可以轻松搞定?看来我的手已经等着被训练了呢。文章讲得太细致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了解完这四大问题后,我对如何选择合适的壶型、茶杯都心有所数了,太实用啦!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原来“大红袍”背后还有这么多讲究的事情啊,怪不得大家总说一口难比两口!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对茶叶的味道产生了新认识。泡完大红袍后我尝了尝,口感真的不一样。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从这文章里学到了很多关于水质和茶具的知识点,以后再泡大红袍肯定能发挥得更好呢。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大家喜欢在春天喝大红袍,原来是时候准备享受那份清新、柔和的口感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简直就是大红袍的入门教程,从初学者到爱好者,都能从中找到需要的知识点。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