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壶杂谈之六十 茶的寒凉温小议
喝茶时,关于茶的寒凉温属性等,一直是茶友们要谈到的。这个问题很重要,只要是喝茶,就得搞清楚。
因为它对每个人都是有用的,而日常又被喝茶有益健康等话语所淹没,就又不被人重视起来。
其实,唐代陆羽《茶经》,及宋代蔡襄《茶录》,都提到茶的寒性。包括宋徽宗的《大观茶论》等茶著作,亦是如此强调。
以至于,到了明清,包括李时珍在内的一些医学家,本身也受到过量饮茶困扰,晚年身体欠佳。
实际上,只要是茶,本质上就是寒性的。只不过根据六大茶类工艺不同,以及采摘茶新老嫩不同等,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寒凉性。
所谓“温”,不是指热与暖,而是相对于寒、凉而言的,不那么寒凉而已。
经过杀青的茶,大寒、冷、凉、温等表现各不同。没有经过杀青的茶,寒性更强些。如果有焙火等工艺,茶的寒性会进一步降低。很多时候,茶给人的印象,只是比较温和的一面。
而大多数人喝了,也无不良反应,只是觉得饿,所以其寒性更加“隐藏”起来,更不为人所重视。
尤其对于特别喜欢喝茶的人来说,一天不喝茶,好像就缺少点什么。这种习惯,很容易造成对身体的逐渐“损害”。
因此,喝茶尽量淡些。根据自己的经验,每天喝茶,也最好不要超过10克,5至7克可能更好。
只是很多茶友都远远超过这个数,实则应该加以调整与控制。
茶的寒、冷、凉、温等,可以从喝完茶后的身体感觉来确认。大自然中,万事万物都是辩证的。
茶叶嫩就鲜爽,茶多酚、生物碱、氨基酸就含量多;茶叶中等粗老,味道便柔和,但外形不好看,氨基酸相对降低;茶叶粗老,味道变得甜了,味儿也淡了,氟的含量就增加。
所以,每一个季节的茶,不要过于绝对化。综合起来喝,各种营养才丰富,也不会造成单一性,这也是喝茶要多样化的道理。
一些老茶,之所以不要经常煮着喝,就是由于老梗、老叶的氟含量高。过多摄入对人是不利的。
由于茶也具有两个方面,于是考虑过量喝茶对心肝胃脾肾等的影响,就是非常合理的。
有些茶越做越青,发酵度越来越低,可以说,是处在某种认知阶段。而如今,人们喝茶更多关注身体健康,既看汤色,也顾及健康,因此对于工艺的考究,必须时刻与喝茶群体联系起来。
唐宋时喝茶,也是寒性,为什么其品饮方法保持如此之久,没过多提及寒性。一是那时紧压茶喝之前要炙烤,然后碾碎、过筛,相对削弱了生物碱含量,寒性减弱,具所谓“温性”。
加之过去有加葱、姜、桂等煮饮习惯,也可增加“温性”。到了宋代成为清饮,那些非茶物质也不加了。
如今喝茶,与明清区别不大,除了少数民族酥油茶、奶茶等依旧保持着,现已多为啜饮,就是开水直接泡着喝。于是,茶的寒性体现无疑。之所以觉得不寒,那是水温的原因。不信把茶水放温、放凉后再喝,显然喝了会不舒服。
这也是一些地方,茶叶多用来兼做防暑降温、去火等之用的道理。
所以,喝茶时,不单单以是否喝了身体舒服为要点,也要时刻记住无论六大茶类哪种茶,本性均为寒性。
如此,对各茶类寒性区别及规律掌握了,才能做到喝茶健康,同时也是健康喝茶。
用户评论
这个乐壶杂谈真是让我对茶的寒凉性有了新的认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没想到茶还有这么多的讲究,看来我得好好研究一下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平时喝绿茶总是感觉有点凉,现在知道了应该怎么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茶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这种茶的小知识很感兴趣,希望有更多类似的文章分享给我们。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了这篇文章,我现在更加重视喝茶的时间和方式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谢作者提供这些有用的信息,学到了很多新东西。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发现我以前一直误会了茶叶的寒凉性质,谢谢指正。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中提到的温性茶特别吸引我,下次一定要尝试一下。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喜欢喝红茶,但最近听说它的寒凉性比较强,这篇杂谈正好解答了我的疑惑。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写得很好,通俗易懂,让人容易理解。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到这里我才知道原来不同类型的茶有不同的功效和适应人群。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样的内容很有价值,对于喜欢喝茶的人来说是个很好的参考。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中的建议挺实用的,我会根据个人体质来调整我的饮茶习惯。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之前只知道茶是健康的饮品,却不知道具体应该如何饮用。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很欣赏作者的写作风格,既有深度又有趣味性。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以后我会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茶叶。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相信只要掌握好方法,即使是寒性的茶也可以适量饮用。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现在的茶文化越来越丰富,让我们有更多的选择。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高兴能读到这样一篇全面介绍茶叶特性的文章。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反应,挑选更适合我的茶叶。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要开始探索各种茶叶的特性,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款。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