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境内群山高耸,山涧汩流,气候温润,雨量充沛,四季云雾缭绕,寒署温度分明,加上土层较厚,土壤肥沃,特别适合茶树生长喜温、耐湿、好雾的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早在唐代以前,人们就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发展茶叶生产。婺源茶树大多生长在高山深谷中,饱受雾露的滋润,萌发的芽叶厚嫩柔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制成的绿茶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具有“叶绿、汤清、香浓、味醇”等优点。
唐代陆羽所着《茶经》中,有歙州(当时婺源属歙州)茶“生婺源山谷”的记载。唐大中十年,朝廷膳夫杨华撰《膳夫经手录》中记载:“婺源方茶,置制精好,不杂木叶,自梁、宋、燕、并间,人皆尚之,”。南唐都置制使刘津撰《婺源诸县都不得置制新城记》中,称“婺源茶货实多”。
宋朝,婺源产制的茶叶已出类拔萃。《宋史食货》中对茶叶有毗陵之阳羡,绍兴之日铸,婺源之谢源,隆兴之黄龙、双井,皆绝品也“的记载。明朝,婺源茶叶受到朝廷赞赏,被列为贡品。至清乾隆间,婺源茶叶被列为中国外贸出口的主要物资之一,并开始精制外销获得了国际茶界的赞誉。美国威廉*乌克斯在所着《茶叶全书》中,称赞婺源茶不独为路庄绿茶中之上品,且为中国绿茶品质之最优者。其特征在于叶质柔软细嫩而光滑,水色澄清而滋润。”
清代中叶,是婺源绿茶外销盛期,茶叶产量较高。据民国史料记载:“在昔茶叶繁荣时期,每年产茶约五万担。清朝末年至民国期间,因“洋茶生产日多,华茶不能直接运销,而由洋商购去掺以洋茶,以伪乱真,使华茶声誉不振,”婺源绿茶生产由此而逐渐衰落。解放后,茶叶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1976年年产茶叶5万担,跨入全国茶叶出口基地县行列。1986年年产茶叶8.7万担,超过了历史上最高年产量。
用户评论
小时候来过婺源很多次,那时候家里的人特别爱喝这种茶。现在想起还是觉得味道超好!不知道这“茗眉”从哪来的,有详细的介绍吗?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很喜欢婺源的风景,这次看到标题才知道这里还有这么特别的茶,历史又久远的样子,很有意思。想去体验一下!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一位历史爱好者,我对这种古老的品种茶充满了兴趣。婺源茗眉的历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怀,期待了解更多关于它的故事!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从小喝的也是婺源茶,以前都不知道这是一种很特别的种类,更没有考虑过它背后有这么多历史。读完这个标题瞬间想冲去体验一下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婺源茗眉听起来就很高级,不知道它的味道怎么样?希望这篇博文能详细介绍一下它的口感和产地特色!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婺源的景色一直很美,现在知道这个地方还有这么有趣的茶历史,感觉很有文化底蕴!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标题太有吸引力了,我特意点进去看看,期待能深入了解关于婺源茗眉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内涵!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我一直不太喜欢这种偏传统、老物件的东西,但是我对历史还是比较感兴趣的。看到这个标题就忍不住想了解一下。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也太简单了吧?只说名字,连一点具体的背景故事都没有,太敷衍了!希望有更多详细介绍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以为婺源只有风景很美,现在才知道这里还有这么特别的茶文化哦!挺想了解一下它与历史之间的关系。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到标题就想买点这种茶回来喝喝看,看看是不是真的像文章里说的那样有“历史沉淀”?希望文章能介绍它具体的口感特质。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婺源茗眉的历史文化底蕴真是令人敬佩!期待了解更多关于它采摘、冲泡和品味的独特技艺啊!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这篇文章有点像广告,只是提了婺源茗眉的历史,却没有具体的介绍。希望作者能多写一些真实的信息,而不是只宣传它的美观!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的语气很平淡,没有让我对这些茶的历史产生强烈兴趣。如果可以加入一些故事或人物经历,相信会更加吸引人!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标题引发了我对婺源茗眉的好奇心,想了解它的发展历程以及是如何保存到现在的?希望文章能详细介绍!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文章内容有点单薄,仅仅提及“历史”而没有具体描述,读完之后感觉毫无收获。期待作者能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和细节!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婺源茗眉的历史文化底蕴的确令人着迷!希望这篇博文能够深入介绍它的发展历程、制作工艺以及背后的文化象征意义!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标题很有诱惑力!期待文章能讲述关于婺源茗眉的起源故事,让我了解这座古城隐藏的秘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