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又名青茶;按照茶多酚的氧化程度分类,属于半发酵茶。
我国的乌龙茶,又根据地域特征,分成了四个大类:
闽北乌龙,闽南乌龙,广东乌龙以及台湾乌龙。
闽北乌龙以武夷岩茶为代表;
闽南乌龙以铁观音、漳平水仙等为代表;
广东乌龙以凤凰单丛、凤凰水仙等为代表;
台湾乌龙以冻顶乌龙、东方美人等为代表。
中国的乌龙茶初制,也基本相同,即:
采摘鲜叶——萎凋——做青——炒青——揉捻(或包揉)——烘干——毛茶
那么,今天我会依旧按照工艺过程这条主线,一步步介绍,关于每种乌龙茶的异同之处。
关于鲜叶采摘,乌龙茶的采摘和一般的茶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
乌龙茶的鲜叶采摘讲究开面采,这与工艺流程相关,更与品质相关。
开面采的鲜叶,比起嫩芽,更加成熟,也更能经得起复杂工艺流程的“折磨”;
另一方面,开面采的鲜叶,内部所含的各种有机物,更加利于乌龙茶的香气形成,对于成茶的品质,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根据相关科学研究成果,以及茶学专业的本科教材介绍,乌龙茶的开面采鲜叶,有一定的相同之处,而这些相同之处,对于乌龙茶的香气及醇厚度,起到了关键作用。
闽北乌龙——武夷岩茶
开面采的鲜叶,蜡质层、角质层较嫩芽叶厚;
叶片下表皮基本都具有腺鳞;
叶绿体趋向衰老,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
叶片中脂类颗粒增加,而脂类颗粒在茶鲜叶的嫩芽中是没有的。
以上这四种相同之处,是通过实践与科学实验,得出的结论为何乌龙茶的采摘标准是开面采。
闽南乌龙——铁观音
蜡质层和角质层的主要物质为脂肪酸和脂肪醇,二者在工艺加工过程中,可以被分解并转化为香气物质,这是乌龙茶增香的第一个因素;
腺鳞这个组织,都能够分泌芳香物质,这个特点,是乌龙茶增香的第二个因素;
广东乌龙——凤凰单丛
类胡萝卜素可以形成茶叶香气的前质物,同时还会形成糖类物质,它不仅能够提升香气的浓度,还能够对茶叶中糖类物质的提升起到正向作用;糖类物质对茶叶的影响力,还能增强有醇厚感和甘甜感;
开面采的叶片中脂类颗粒的增加,也会在工艺过程中分解成为香气物质和口感浓醇甘甜物质,对乌龙茶的品质提升很有作用。
结合以上对于茶鲜叶的采摘标准,并通过对开面采的茶鲜叶内部所含有机物的分析,我们知道了为什么我国的乌龙茶采摘会要求标准的三叶一芯。
在过去没有生物化学分析参与的年代,茶农凭借着经验和试验,一步步得到了最优的答案;而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茶叶制作过程中的生化过程也一步步被人们所熟知。
所以,我的茶友们,千万别被一些善于忽悠的商家骗了,他们除了稗官野史和各种神话传说,其他的并不一定知道多少。
茶叶,是门科学,并非神学。
用户评论
我发现这篇文章讲得很深入,苗师傅对乌龙茶的阐述让我对这门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阅读完这篇文章后,我觉得我对乌龙茶种类的认识提升了很多。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非常感谢苗师傅分享这份详尽的乌龙茶概述,真的很实用。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通过这篇文章我学习到了很多关于乌龙茶的知识点,太棒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乌龙茶,一款复杂多变的茶叶,苗工的文章真是一点一滴都在讲述它的魅力。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乌龙茶感到好奇的朋友,这篇文章是你们不可错过的推荐读物。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苗师傅解读的每一个步骤都非常细致,让人感觉就像亲临现场体验一样。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中关于乌龙茶历史背景的描述使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强烈推荐给所有喜爱探索不同茶叶风味的朋友们,特别是喜欢乌龙茶的人。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阅读过苗工的这篇概述后,我对乌龙茶的泡法和品鉴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不仅介绍了乌龙茶的制作工艺,还深入探讨了其文化意义,非常精彩!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想要提升茶艺技能的人来说,了解乌龙茶的概述是绝佳起点。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苗工对于茶叶的热情以及对乌龙茶的阐述方式真是令人敬佩。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完这篇文章后,我觉得自己能更好地辨别和品尝乌龙茶的不同类型。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乌龙茶,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快速上手,收获满满的感觉真好!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苗工对于细节的关注和对乌龙茶文化背景的概述令人印象深刻。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次读完关于乌龙茶的文章后,我对品饮的过程有了新的认识和期待。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喜欢探索不寻常或独特风味的人来说,这是一篇必读的好文章。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苗工的这篇文章完美地融合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巧,让我受益匪浅。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完这篇文章,我觉得自己了解乌龙茶的层次感更深了,非常感谢作者的分享!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