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生茶,尤其是新生茶,才能通过茶汤充分释放普洱茶不同山地、不同地域的禀赋。因此,近十几年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细分山丘,出现了独树、高杆等概念。
因为每个山顶和每个概念背后都代表着迷人而独特的风味。阳光的味道、花果的甘甜、自然的风味在生茶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不同产地、不同树龄、甚至不同茶树给味蕾带来的微妙感受,只有新茶才能体会得淋漓尽致。展示一下。
那么,如何泡出好生茶,冲泡过程中应注意什么,如何判断好生茶呢?
图一向艳杰
用水量和水温
水为茶之母。对于喝茶的人来说,好水就像好茶,好茶需要用好水冲泡。冲泡生茶的水最好是弱碱性的山泉水,但这在现代人的生活中不太实用。至于市面上的瓶装水,根据很多饮茶者的实践,建议选择千岛湖深处出产的农夫山泉,或者是大理苍山脚下出产的娃哈哈矿泉水。
一般来说,冲泡普洱茶的水温越高越好,尤其是老茶和熟茶。特别是新茶,建议95左右。水温过高,茶的香气容易上升,而且容易产生苦味,影响茶的鲜度。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快速冲泡。水温太低,很难充分带出生茶的风味。
器皿的选择
广口白瓷盖碗、白瓷玻璃杯、窄口白瓷茶杯是泡生茶的必备三件。冲泡生茶的瓷盖碗还原度较好。不仅没有熟的感觉,还能凸显茶的香气,感受到茶的真实表达。玻璃公道杯导热性好,质地透明,让您更好地观察汤的颜色。窄口白瓷茶杯不仅可以欣赏汤色之美,还可以起到收集香气的作用。
茶与水的比例和浸泡时间
俗话说,茶和水没有严格的比例。这取决于个人品味。茶水1:20是常用的数值,基本上可以泡出适合大多数人口味的茶。当然,这并不是严格的茶与水的比例。 “1”是指生茶的净重,“20”是指盖碗的体积。例如,将100毫升的盖碗按比例放入5克茶叶的盖碗中,注入的水量达不到100毫升。
除了茶与水的比例外,水温、浸泡时间等因素也会影响味道和口感。如果水温过高、冲泡时间过长,苦涩味很容易溢出,对茶坯的品质造成较大损害。在随后的冲泡过程中将很难使茶恢复到其正常的茶特性。如果想要泡出的茶汤淡雅、甘甜、少苦,可以减少茶叶的加量,适当降低水温,或者缩短每次冲泡的浸泡时间。
酿造工艺
普洱茶的冲泡过程与生茶、熟茶、老茶相似。但对于不同的茶,也有差异,需要注意。新茶冲泡方法如下,可以满足大部分冲泡需求。
1、将醒茶按茶水比1:20放入盖碗后,小火加入开水。将水壶的出水口置于距盖碗约10至15厘米处,沿盖碗壁三至四点定点注水。水线要细,水流要缓慢注入。
2、茶叶浸泡片刻后停止倒水,盖上盖子5秒,汤汁达到适量杯即可。这是第一口水,你可以喝它,也可以把它扔掉。
3、第二次加水,浸泡15秒,成汤。
4、第三次到第六次加水,浸泡5秒,汤就出来了。
5.第七次之后,每个气泡会增加10秒。
6、每次注水方式相同。避免在高处、直接将水注入茶叶和粗水线中。
了解茶性是泡好茶的关键
除了掌握生茶冲泡的基本流程外,想要尽可能展现出生茶的风味,还必须对它的茶性有一点了解,包括树龄、茶性强弱等。一般情况下,茶叶的性质可以从以下10个方面来判断。
1、嫩茶少加快冲,老茶多加慢冲,即适当增加茶量,延长浸泡时间。
2. 加入少量散茶并快速冲泡。添加更多量的紧压茶并慢慢冲泡。
3、新茶、快泡少投入,慢泡多投中期茶、老茶。
4、生茶加量少,速度快。添加更多量的熟茶并使其慢一些。
5、春茶、秋茶少用快冲泡,多用雨茶慢冲泡。
6、小树茶冲泡宜慢一些,耐泡性较差,冲泡次数也少;大树茶、古树茶冲泡要慢一些,耐冲泡,冲泡次数要多一些。
7、高纬度产区的茶叶味道淡,涩味强,所以用茶量少,泡得快;低纬度产区的茶味浓、涩味轻,所以要多用、慢冲泡。
8、低海拔产区的茶叶香味浓郁,用茶量少,冲泡快;高海拔产区的茶味柔和,宜多用、慢冲。
9、普洱茶产区西部地区的茶性较强,冲泡速度较慢;东部地区的茶质较软,冲泡速度较慢。
10、大叶茶茶性强,添加量少,喝得快;小叶茶的茶性较弱,所以要多加,慢慢喝。
当然,这10条规则只是茶性的基本规则。在实际冲泡过程中,茶叶的情况错综复杂,甚至制作、拼配、储存等都会影响茶叶的性状。而光是这10条规则,就会涉及到一杯茶的很多方面。因此,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和饮用者的口味灵活调整。
普洱茶是一种时刻变化的人生。随着时间的陈化,新生茶会逐渐转变为中期茶和老茶。如果说新茶是充满阳光、活力的青少年,那么中期茶就是沉稳稳重的中年人,老茶就是睿智平和的老年人。新茶是中期茶和老茶的初级阶段,必须经过。因此,想要陈酿出优质的中、老茶,除了良好的储藏和窖藏条件外,新茶的选择也非常重要。
新茶中的苦味和涩味对于很多人来说很难接受,但对于后期的转化却很重要。一般来说,苦味可转甘,涩味可转香、辣,而苦涩味浓的茶,只有经过陈化后,才会保留足够的茶味和饱满感。因此,苦涩味并不是决定新茶好坏的因素,而是取决于苦涩味是否能很快溶解等因素。
近年来,一些茶叶企业在毛茶加工中加入了其他茶叶的制作工艺,如暗黄、抖青、炒青等。这些工序的加入无非就是降低新茶的苦涩味,提高新茶的香气和鲜度,让新茶的口感更好。但是否有利于普洱茶后期转型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现压的新茶,无论是生茶还是熟茶,都不适合饮用。因为经过蒸压、烘干等工序后,茶的性质尚未稳定,普洱茶的风味无法充分展现。而且茶味重、水味重,有的甚至带有青味。因此,建议压制3个月后再品尝。
用户评论
喝生茶真的能感受到那山野的味道!这篇介绍说得太对了,我之前一直觉得冲泡不对劲儿,苦涩寡淡就感觉一点滋味都没有。现在按照你说的方法试试,感觉果然不一样了,更清澈、更有层次感!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写的很棒,科普的也很清楚,对我这种对茶不太懂的人来说非常有帮助!我本来想买点生茶试试,看到这篇文章就赶紧入手啦。期待能够冲泡出那让人“回归山野”的感觉!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每次看这些教你“激活”东西的文章我都觉得很奇怪,生活里那么多真实的东西不需要经过什么“激活”,搞得好像它本身就没有味道一样。茶本来就是茶的味道,应该直接品味吧?生茶和熟茶各有千秋,没必要纠结哪个更有“山野本味”。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意识到自己冲泡生茶的技术还太业余了!原来很多细节都没注意到,比如水温控制、冲泡时间等等,其实都影响着茶的味道。我以后一定更用心学习,期待能喝到真正醇香的生茶!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山野本味?这个“山野”的感觉是不是太主观了?也许是不同的产地、不同品种,茶的味道就截然不同,很难说哪种更有那股子“山野”。这篇文写的很有道理,但也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体质来选择和品尝茶叶!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生茶我比较喜欢喝熟茶。觉得生的口感偏苦涩,总感觉不太好入口。这篇文章让我有些好奇,会不会是我冲泡技巧不适合?回头试着按照文中方法试试看,也许会有不一样的体验!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生茶的韵味真的很难形容,就像它生长的地方一样,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清幽气息。这篇文章让我对生茶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们明白了一点:与其说“激活山野本味”,不如说是用心感受它所蕴含的自然之美!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觉得生茶应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冲泡,没必要局限于某个特定的方法。每个人对茶叶的理解和品尝方式都不一样,关键是找到自己喜欢的口感和韵味!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文章解释得很好,但我还是很难理解“山野本味”到底是如何体现出来的。也许这是种文化感悟吧?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终于有人说清楚了生茶的冲泡方法!之前我每次都觉得苦涩难咽,现在按照你说的步骤进行冲泡,果然清爽了许多,有淡淡的回甘!我很喜欢这段文字“仿佛置身山林之中”。感觉真的很有那种气息。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文章里的每一句话都像是对茶的诗歌渲染,让我深深为生茶的味道所打动。我相信只要用心去体会,就能感受到这种独特的“山野本味”!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冲泡生茶确实是一门学问,需要细致的观察和体验才能掌握。文中提到的几点技巧我尝试过,确实可以让茶味更丰富层次感更强。 不过每个人对茶叶的理解不同,所以冲泡方法也是灵活可变的,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口感来调整!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最近很喜欢喝生茶,觉得它清淡爽口,有一种回甘的感觉。看完这篇文章感觉我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冲泡生茶的水温、时间、力度等等都不能马虎啊!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喜欢那种淡淡的“山野”气息,就好像在品尝自然的味道。这篇文章让我对生茶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更加珍惜那些来自自然的声音和味道!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生茶的优点就是它的清新幽雅,不像熟茶那样浓郁深沉。这篇文章的重点阐述了如何更好地保留这种原汁原味,让人感觉很贴心!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每个人的口味都不同,有的喜欢清淡的原味,也有的人喜欢口感醇厚的陈年红茶,我觉得没有哪种更好,只是表达不同的风格和喜好。这篇文说“山野本味”比较主观,我同意这个看法!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的文字很优美,读起来像一首诗歌一样,仿佛将生茶的味道描摹得栩栩如生。我很喜欢这段 “冲泡生茶的过程中,用心感受每一点变化,就能领悟到茶蕴含的自然之美”。我下次试试看!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个人觉得文章写的很好,能够很好地讲解了如何才能做出美味的生茶,让我对这款“山野本味”更加期待,准备去尝试一下!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