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茶话会”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1-18 09:56:48

A“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老北京人爱喝茶,尤其是茉莉花茶。因为北京的水质比较硬,即使是最好的龙井茶,用北京水冲泡也会显得平淡无味。只有茉莉花制成的香片。白开水浇上后,可以解渴、醒酒、提神。

说起茉莉花茶,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是张怡园和吴玉泰这两个品牌。但其实,北京也有一家清真茶馆,出售茉莉花茶,历史悠久,颇受欢迎。

南城张益元

过去老北京有句俗话:“吃小吃找正明斋,买茶叶找张怡园”。可见,张艺媛在北京人的饮茶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张艺园茶馆是由安徽省歙县丁潭村人张昌义创办的。 1884年,张昌义在北京磁器口荣泰茶行当学徒。十二年后,花市街开始摆起了茶摊。 1900年,他在花市街开设“张裕园茶馆”。因其质优价廉的拼配茶而闻名东南城。 1908年,他在前门外银丝路南侧开设了“张怡园茶馆”,寓意“一元归初,万物更新”。

张怡园茉莉花茶采用福建炒绿茶——春茶为茶基。它是用茉莉花多次熏香而成。以其“汤清、味浓、入口香、回味无穷”的特点,赢得了广大茶客的青睐。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大栅栏22号(总公司)

北城吴玉泰

吴裕泰始建于1887年,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当时,吴先生在邻居的鼓励下,开始在北新桥大街东边的一个门口卖茶。这就是吴裕泰茶馆的由来。由于茶摊的地理位置,当时来吴玉台的人大多是住在北城的人。

吴裕泰茉莉花茶选用“中国茉莉花之乡”广西横县——茉莉花精制而成,具有“香气清新持久、滋味醇厚甘甜、汤色清澈明亮”的品质风格。颜色”。其茉莉花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吴裕泰本身也是商务部认定的首批“中华老字号”之一。

为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年轻人这一新的主力消费群体所熟知、接受和喜爱,吴玉泰在产品创新、文化融合等方面也做出了很多努力和尝试。抹茶、花茶味冰淇淋、茶粽、茶月饼、茶口香糖等“茶+”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北大街44号(总店)

牛街正行德

北京正兴德茶馆始建于1898年,因创始人是回族人,所以“正兴德”是一家清真茶馆。深受回族人民的喜爱,生意十分兴隆。成为北京百余年来唯一的清真老字号茶品牌。村庄。

清真茶和普通茶有很大的区别。清真饮食主要以牛羊肉为主,因此清真饮食所用的清真茶叶在制作过程中与非清真茶叶的揉捻方式不同,成品的特性自然也不同。

“正兴德”茶社精选闽北、闽东地区春茶为原料,精心加工、熏制,制成优质茉莉花茶。其特点是耐泡、香味浓。饮后,神清气爽,回味无穷。

2009年,“正兴德清真茉莉花茶制作技艺”被列入北京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牛街商业大厦5-1(牛街店)

老北京去哪里喝茶?问

A、老北京爱茶,茶馆遍地开花。

过去,老北京人爱喝茶,茶馆自然遍地开花。很多茶馆看似只是一个喝茶的地方,但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功能。其中,“社交”无疑是这些茶馆的重要功能。人们聚集在茶馆里会见朋友、互相问候、交换信息。

在这里,我们向您介绍两家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老北京茶馆。您可以去亲身体验老北京的茶馆文化。

来到金玉轩

来金玉轩茶馆位于中山公园内,与故宫仅一墙之隔。茶馆是中西结合的建筑,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茶馆“来金鱼”取自唐代大诗人杜甫《秋述》的诗句:“常有马车客,旧雨来,水流更”。雨不来。”这里的“金玉”指的是新朋友,“旧玉”指的是老朋友,所以“来金玉轩”就是新老朋友来这里相聚的意思。

“勿让春秋好时光流逝,风雨时最难故人来”。用文学传达真情,用茶交友。李大钊、鲁迅、郑振铎、茅盾、叶圣陶等都曾是金玉轩的座上宾。其中,鲁迅老师来金玉轩翻译写作、喝茶吃饭、赏花会友等60多次。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中山公园祭坛墙东南角

老舍茶馆

北京老舍茶馆始建于1988年,以人民艺术家老舍及其名剧《茶馆》命名。它是创始人尹胜熙创办的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家民间文化茶馆。它位于天安门广场西南侧,毗邻北京古老的商业街大栅栏街。老舍茶馆以经典京味文化为载体,融茶文化、戏曲文化、饮食文化于一体。

老舍茶馆前店三层表演厅每晚都有综艺节目《四季北京·茶》。这是北京独一无二的将京剧与中国传统民间艺术融为一体的演出。已接待来自全球五大洲80多个国家的中外宾客超过600万人次。它已成为展示民族艺术文化精品的窗口,架起一座连接世界人民的民间桥梁。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正阳市场3号楼(北京前门总店)

温馨提示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提醒广大市民、游客出行时避免聚集、聚集,最大限度降低感染风险。

用户评论

作业是老师的私生子

我从小在老北京长大,记忆里每天都能听到邻居之间互相打招呼时说着 “想喝点茶吗”。 真的就像文中所说,在北京,喝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文化,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社交习俗。让人回味无穷的感觉!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执妄

我小时候在学校门口经常看到街边的小卖部里,一位大爷在打着毛笔字的旁边一边刷着热水壶一边招待客人喝茶聊天,后来才知道这是北京的传统文化!文章写的非常棒,让我对家乡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浮世繁华

最近一直在想念老北京的味道,小时候经常跟着奶奶去胡同里拜访亲友,那可是要先喝杯热腾腾的茶才能开始聊天的节奏啊!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龙吟凤

说起来“喝酒”还不如“喝茶话事”。 以前觉得喝茶是挺慢节奏的事儿,但现在想想这真是享受!老北京的文化果然深厚,希望这种传承能一直保留下去.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眷恋

感觉文章写的有点理想化的色彩了,毕竟现在的社会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还会有多少人愿意像以前那样慢慢品茶、闲聊呢?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打个酱油卖个萌

我从家乡老辈的口中听过这种“喝茶话事”的文化,没想到现在还有文章专门写这个话题! 确实,以前的北京人非常注重这些精神层面上的交流,和现在年轻人社交方式差别很大啊。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繁华若梦

虽然我是北方人,但并没有亲身经历过这种情况。感觉这篇文字描述的场景很温馨,也让我对老北京文化更加好奇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堕落爱人!

以前总觉得喝茶太慢了,后来才知道这是老 北京人一种优雅的享受! 文章写的很有味道,把我一下子带回到过去的感觉呢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没有爱人i

现在年轻人们都喜欢网聊、打电话,很少有人像文章里说的那样“喝茶话事”了。不知道这种传统文化能不能传承下去?希望年轻人也能体会到这份乐趣。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莫名的青春

我爸爸跟我分享过他小时候在北京的经历,说那时候的人们确实非常注重人情味,互相拜访、聊天都是带着热腾腾的茶作为媒介,现在看来还真是值得珍惜!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玩味

文章写的挺好,让我对老北京的生活方式有了更深的了解。虽然现在的生活节奏快了,但希望能保留这种传统的文化,毕竟慢下来感受生活真的很重要。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拥抱

小时候我跟着爷爷奶奶去北京探亲,他们会在家里面摆上茶具,细细品茶闲聊,那时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 现在想起来还是非常温暖的回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是梦遥不可及

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都应该多体验一下“喝茶话事” 的乐趣。 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有时不妨给自己留出一小块时间,慢慢品享一杯茶,感受人情味。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花世界总是那么虚伪﹌

文章描述的北京人的生活方式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我们现在的生活都好像充满了焦虑感,其实多一些真诚的交流也许可以带来很多温暖。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剑已封鞘

喝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文化,更是一种社交文化的体现。 文章写得不错,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在老家,亲朋好友一起围坐在一起品茶聊天,聊天的过程让人感到非常舒适自在。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减肥伤身#

我觉得“喝茶话事”是北京的一种独特文化现象,也体现在文章内容中。这种文化不仅是一种社交方式,更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真诚交流。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裸睡の鱼

虽然我不太喜欢喝茶,但对于老北京的这种传统文化我还是很有个兴趣的。 文章写的深入浅出,让我对这方面的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容纳我ii

artigos me fez refletir sobre a importância da comunicação humana, e como em tempos passados as pessoas encontravam formas de se conectar que hoje em dia parecem estar ficando em desuso. <br/> A “chá” era um símbolo de acolhimento e hospitalidade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