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使用网红店卡一年了,你可能从未见过店面的真面目。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1-22 15:38:31

像陈文这样的消费者还有很多。只要不用排队,买起来方便,味道都差不多,而且价格还便宜,店里是真是假其实并不重要。这也是如今山寨网红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街小巷的一大原因。

去年5月,中国饭店协会、美团等机构联合发布的《中国餐饮报告2018》显示,2017年我国餐饮业收入达3.9万亿元,规模仅次于美国。饮料子品类爆发,主要品类订单量和订单金额同比增长超过200%。

以喜茶、一点点等为代表的网红餐饮迎来井喷期,成为风险投资的标的。然而,“红得快,死得也快”似乎成为了网红餐饮的魔咒。赵小姐不等、沙拉日记宣布关停,皇太极、刁爷等网红餐饮鼻祖也纷纷下台。

与此同时,山寨店的问题也始终挥之不去。开店的速度甚至比实体店还要快。商品质量良莠不齐,导致正品品牌声誉下降。加之大量商标被抢注,真正的“网红”维权难度极大。

01 鹿角巷:每30家餐厅中只有一家是正宗的

位于鹿角巷的广州东方宝泰总店周末人流量并不多。一位老店员告诉21新健康,去年总店新开业时,顾客从排队到取单高峰期要等两个多小时,但现在只需要20分钟左右。

等待时间缩短的原因是该公司近年来加大了开店速度。目前广州有7家正宗鹿角巷店。 “很多顾客会去附近的其他店购买产品,总店的客流量自然会减少。”她说。

另一方面,鹿角巷山寨店规模也在同步扩大。广州有200多家鹿角巷山寨店,为正品店吸引了更多客流量。平均而言,在广州,每30家“鹿角巷”店铺中,只有1家是正品店。

以黑糖珍珠闻名的台湾茶饮品牌The Alley创立于2013年,2018年注册成立“上海安小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目前,鹿角巷在中国大陆拥有134家门店,遍布上海、广州、深圳等全国50个城市。鹿角巷于去年4月正式进驻广州,并在东方宝泰广场设立广州总部。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在广州开设6家门店,另有1家正在筹建中。

鹿角巷广州总公司的员工认为:“真店和假店的产品质量和口味有很大差异,但菜单上的价格相似,店标也很相似。”也很相似。 ”

21新健康记者在美团APP搜索“The Alley”时,出现了多个“The Alley”,第二个是山寨店。

21新健康记者在百度搜索引擎搜索“鹿角巷”时,出现了三个显示“鹿角巷官网”的链接。排名前两位的都是山寨品牌,而且都有特许经营的信息。真正的鹿角然而翔的官网排名第八。

在中国大陆,正宗鹿角巷虽然在部分城市有合作伙伴,但一直只是直营。在品牌商标注册审查过程中,山寨问题日益严重。品牌创始人邱茂亭不得不在官网贴出公告,强调鹿角巷从未授权给任何公司、单位和个人,并以鹿角巷的名义“再次”授权”或“开放特许经营”权利,公司尚未开设任何个人特许经营店。

21新健康记者搜索全国商标检索网站发现,“鹿角香”、“TALLEY鹿角香”等不同类别共注册了411件类似商标。 2017年8月1日,邱茂亭提交了“鹿角巷THE ALLEY DA”注册商标申请,但被驳回。随后,他重新提交了商标注册,名称为“Lu JiaoXiang”和“Lu JiaoXiang THE ALLEY”。该申请仍在等待实质性审查。

02包师傅:受假店雇人排队的牵连

同样受到山寨店困扰的还有“包师傅”。该品牌由江西资溪人鲍才胜创立。 2004年,包才胜在北京朝阳区中国传媒大学附近开设了第一家面包店,并创立了自己姓氏的“包师傅”品牌。

2013年,“包师傅”因做客北京卫视美食栏目而走红。同年,北京包财盛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申请注册“包师傅”商标,并于2014年正式取得“包师傅”商标所有权。用于销售糕点、面包等产品。

去年5月21日,长江日报媒体平台发布《记者暗访江汉路网红店“充场”,12小时当托排队10次》,指出武汉江汉路地铁站D出口附近一家包师傅糕点店正在招人“填补市场”。

据悉,当时包师傅糕点全国仅有33家直营店,其中正宗的包师傅糕点在武汉地区仅有2家。被曝光排队的“包师傅”店隶属于北京宜商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我们绝对不会做这种事。试想一下,现在人工这么贵,每天还要雇人排队。我们需要雇多少人,每个人需要付多少钱?”一个想要长远发展的企业绝对不会这么做,做出这些不实言论首先会让我们紫溪人瞧不起。”北京宝财盛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金光飞告诉记者。 21 新健康。

21新健康记者在天眼查到,2017年以来,北京宜商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不仅在啤酒饮料、方便食品、运输仓储等不同品类注册了大量“包师傅”商标,还招募了加盟商打开糕点。连锁店。

此前,包才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由于自己一直专注于糕点制作,所以并没有全方位申请注册“包师傅”商标,只申请注册了第30类商标。糕点。 “这些加盟店生产的糕点质量和口味各不相同,很多消费者购买后都认为‘包师傅’的味道就是这样。”这引发了包师傅品牌开始维权。

03 喜茶:更名后仍难逃被抄袭命运

与“包师傅”同命运的还有网红喝茶创始人“喜茶”。喜茶成立于2012年,原名“皇茶”。后来,出现了很多“Royaltea”的山寨店。由于注册商标始终未获批准,其创始人聂云辰最终不得不放弃“皇茶”和“花花”的注册。他花70万从深圳市美西西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购买了“Hitea”商标。

目前,喜茶正将诉讼重点放在吸引、欺骗他人加入山寨喜茶的幕后公司。 “这些企业收取巨额加盟费,侵犯了喜茶及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他们应该受到法律的惩罚。这些公司甚至触犯了刑法。”

其中包括:“东西茶”加盟商广州喜茶餐饮有限公司、“品盛喜茶”加盟商广州品一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品盛喜茶”加盟商广州品实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苦道喜茶”背后的特许经营公司。

04 商标恶意抢注,版权保护成本高

从上述案例不难发现,山寨问题最为严重的鹿角巷,其商标注册却长期无法确认;喜茶甚至因为原来的商标被恶意抢注而不得不改姓。

在苏氏荣华与香港荣华的商标抢注纠纷多年后,国内商标抢注现象并未放缓,并成为一种生财之道。

天眼查信息显示,与包师傅发生商标纠纷的北京一商餐饮,不仅在啤酒饮料、方便食品、运输仓储等不同品类注册了大量包师傅商标,还申请注册了“麦当劳”商标。中国”后更名为金拱门。 “金拱门”、“GOLDEN ARCH”商标,以及乐乐茶、藏藏宝等网红茶饮料的部分同名商标,目前拥有商标30个,其中等待实质性审查的商标有45个,还有1个。共有26件正在办理无效宣告等程序。

一位餐饮行业人士告诉21新健康,国外一般要求你有门店,并能提供相关的经济收入,才可以申请商标。然而,中国对商标申请没有这样的要求,导致注册问题频发。

但维权过程往往漫长且没有一定的资金实力,耗费品牌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成本。 “这两年,公司忙于打假维权,对糕点新品种的研发产生了一定影响。”鲍才胜此前对媒体表示,可见维权成本之高。

今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在北京揭牌,建立了国家级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将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促进形成良好的知识产权审判秩序。营商环境法治化、便利化。

中国品牌研究院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朱丹蓬认为,热门网红餐饮品牌被假冒的比例很高。对于企业来说,打击山寨的主要困难在于维权成本高和信息不对称。他提醒,商标是市场开拓的基础。 “我们必须提前保护品牌名称。我们在注册商标时一定要未雨绸缪,先行动起来。否则,一旦我们的商标被抢注,我们将面临巨大损失。”

05利润担忧

2016年,喜茶获得IDG资本和天使投资人何伯权的1亿元人民币投资。 2018年4月,喜茶完成4亿元B轮投资。竞争对手“奈雪茶”在上个月(2018年3月)再次获得天图资本数亿元A+轮投资,市值达60亿元。此前,天图曾于2017年2月和2017年7月进行天使轮和1亿元A轮投资。

喜茶、奈雪的茶、鹿角香、包师傅等网红品牌目前暂不接受加盟。坚持自营的好处自然是标准化、统一流程,但也面临着成本高、开店慢的问题。

另一家网红奶茶品牌“一点点”目前在中国大陆拥有近600家门店。其扩张速度的主要推动力是特许经营店。

获得风险投资青睐后,喜茶专注于继续开店、巩固供应链。 “我们畅销的金丰茶王其实是2013年就开发出来的,但金丰茶王的供应链开发却花了两年时间。 2015年才推出。”从喜茶后期推出的新品来看,上游水果供应能力是一大优势。

奈雪茶创始人彭欣表示,获得A+轮投资后,公司将在融资后加强供应链建设、团队和企业文化、产品和空间持续创新等方面。她表示,奈雪茶每年都会拜访各个茶叶产区的制茶大师,在高端茶叶和鲜果资源的供应上已深入到上游核心。它通过合同或买断的方式与产地直接合作,掌握上游供应链的话语权。正确的。

以阿里山初露原茶为例。彭欣品尝了各地名茶后,直接以2万元/斤的高价购买。接下来,奈雪茶将继续在发达地区深耕,继续增加门店数量,扩大品牌影响力。

但随着店面租金、原材料、人工等成本不断上涨,盈利能力成为网红餐饮面临的一道坎。彭欣曾表示,奈雪茶现在和未来都会长期保持低利润。她坦言,门店的利润很低,直接原因是各个环节的成本高昂:“包括大门店、高品质的产品,它们本身就需要高成本的投入。”

金光飞告诉21新健康,他不想让外界认为包师傅是一个网红品牌。 “我们一直做美味的面包。虽然目前整体利润不高,但为了公司的长远发展,我们不会做亏本的事情。”

朱丹蓬认为,获得风险投资的新兴餐饮品牌都会有一定的扩店压力。如果产品质量、供应链问题以及公司内部管理处理不好,他们就会疯狂开店,从而增加品牌未来的发展。的不确定性。

“一方面,资本进入可以加快企业的发展速度和产品创新的效率,但另一方面,投资机构要求相对较高的回报率,这对企业来说可能不是一件好事。”朱丹蓬说道。

—— 天图资本是一家专注于消费领域的投资机构,近年来投资频繁,其中包括不少网红餐饮品牌。除奈雪茶外,天图资本还投资了巴马茶业、包师傅、堕落虾、松歌油焖大虾、茶颜悦色、百果园、小红书、吐槽大会、快看漫画、江星小白等品牌和德克萨斯红烧鸡。

其中最成功的是周黑鸭。自2010年起,天图资本连续两轮投资周黑鸭,投资金额合计8800万元。周黑鸭从一家小作坊成长为一家上市卤味连锁企业,7年回报超过13倍。

但网红餐饮的退出路径还有多长?尽管天图资本合伙人魏国兴坚信,当前品牌的重点是成为受人尊敬的企业,“无论什么模式、什么平台,创业者都必须努力打磨自己的产品”。但在这些网红餐饮品牌中,他们甚至无法判断什么时候才能盈利,仅仅谈论品牌显然有点过于理想化了。

经过几轮风险投资,闹得沸沸扬扬的瑞幸咖啡能否长期留在公司也存在疑问。相关数据显示,去年前三季度,瑞幸咖啡销售收入为3.75亿元,但净亏损达到8.57亿元。这些网红餐厅会成为第二个瑞幸咖啡吗?

用户评论

执念,爱

我感觉啊,很多网红店就是营销厉害了点,东西不一定好吃的,反而有些没排名的家常菜味道更好。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oО清风挽发oО

说的没错!我也是去年入了这种打卡店的会员卡,结果发现好多地方都太小、环境还可以,食物也就那样…还是老字号靠谱的。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哭花了素颜

我打过一年网红店卡后就逐渐麻木了,感觉自己成了“打工人”,去打卡就是一种任务,没有真实的体验感受。这种营销模式有点玩味兒哈!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恃无恐

我也是被网红店套路过好几次了…环境布置华丽高大尚,菜单写的也是天花乱坠,结果菜品味道一般般,价格却炒鸡贵。真是坑爹啊!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断桥残雪

这篇评论说的太对了!我也遇到很多只追求噱头和拍照的餐厅,真正用心做好菜,味道实在的店反而越来越少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浮世繁华

网红店的店务,确实不太容易维持,因为他们要跟上潮流,不断更新菜单和主题,成本很高吧!这篇文章挺有启发意义的。感觉网红的本质就是“虚”。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烟消云散

我有个朋友是网红餐厅的店主,他告诉我,很多时候网红店的运营成本很高,流量来去匆匆,留不住顾客。所以说,真材实料才是长久之道。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箜篌引

确实啊!我每次路过网红店都觉得人多得夸张,排队也超级长,是不是就为了拍照打卡?真的体验味道的人其实很少。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断秋风

我觉得这篇文章有点负面化了,网红店也有很多好吃的,只是需要多点筛选。 毕竟追求美味和独特体验也是一种潮流趋势吧!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熏染

现在网红店的宣传方式越来越搞笑了,一个地方能刷出几个不同的“版本”,感觉是在忽悠人啊… 真正的好味道还是得去看当地老字号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屌国女农

我也觉得有些网红店就是为了噱头,做不出高质量的菜。真的好吃实惠的餐厅应该多起来!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盲从于你

我倒是喜欢吃点新奇的东西,网红店的创意菜总是很有吸引力!当然,还是要品尝过才知道好不好吃啊~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哭着哭着就萌了°

这篇评论戳到我的痛点了! 我也试过很多网红店,结果发现大部分都是平庸无味…真希望那些开餐厅的人把心思放在做菜上!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暯小萱◆

我倒觉得有些网红店的模式可以借鉴一下,比如定期更换菜单,推出一些新的口味。这样能让顾客保持新鲜感!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仅有的余温

我觉得这篇文章观点挺片面的,网红店和正宗老字号各有各的特色,喜欢什么样的就吃哪种嘛.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歇火

网红店虽然有时套路重,但也有优点,比如环境现代时尚、菜品造型新颖。毕竟现在很多人都在追求新鲜感!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無極卍盜

我其实挺反感这种“网红店”那一套,感觉是虚假炒作的结果,想吃一顿好饭还是得去那些老字号的小馆子!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摇划花蜜的午后

打了一年网红店卡就成了打卡任务,失去了吃饭的真正乐趣,确实有点可惜! 希望大家能回归美食本身的味道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