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作者:陈村姑
《1》
我整个下午都在看《雅堂笔记》。
在第《茗谈》章中,我找到了关于品茶的说法:“一杯是为了品尝,二杯是为了饮用,三杯是为了解渴。如果玉川七碗风盛,是直接给你的。”
当我看到这句话时,我觉得很有趣,我居然把陆玉川这个世人敬仰的“茶仙”描述成了一个鲁莽之人。这时,我不禁想起了前几天邀请一帮朋友喝茶聊天时的情景。
到了茶室后,一位老朋友说:“早就听说老白茶味道很浓,今天一定要连喝七杯来尝尝。”
听了他的豪言壮语,我笑了笑,什么也没说,直接去烧水泡茶了。茶汤一出,浓浓的药香就飘了出来。
我先给这位“浩言哥”倒了一杯,以为他会先闻到香味,然后仔细地抿一口。没想到,汤一倒进杯子里,他就伸手接了起来,一饮而尽。
说完,他咂了咂嘴,说道:“味道不是很浓,但是解渴了,再给我喝一杯。”
听了他的话,我忍不住笑了起来,对他说:“你真的想学那个玉川子吗?为了体验茶给他带来的意境,他连续喝了七杯。”你慢慢地尝着……一口气喝完的方式不像刘奶奶和玉川子那样。”
他放下杯子,说道:“那你告诉我们,这老白茶怎么喝,味道才好呢。”
说到白茶,村姑陈鼎无法拒绝这个大展身手的好机会,而也不知道如何品鉴老白茶的茶友也不少。
今天我也借此机会和烈探长聊聊如何喝老白茶才能称得上上品。
《2》
什么是老白茶?
在说如何品鉴老白茶之前,我先告诉茶友,什么样的白茶才能称为老白茶。
老白茶,顾名思义,必须是足够老的。
按照官方标准,3年以上的白茶才有药用价值,人们把3年作为从“白茶”晋升“老白茶”的门槛。
就像现在很多年轻人举行成人仪式一样,以18岁为界限。过了这个年纪,你就成年了,不能再任性了。白茶也是如此。 3年后,你的性情会变得更加沉稳、内敛。才有资格加入老白茶的圈子。
如果是三年以下的白茶,就不能说它不好。只是年代有些不同,但香气依然浓郁,口感依然厚重顺滑。
但读者要注意,并非所有过了三年的老白茶都是可以饮用的茶。
想要老白茶的口感浓郁醇厚,品质就必须足够高。
当然,要达到高品质,最重要的是存储。
经常有茶友因为储存茶叶时的不小心,导致白茶受潮变质,香气变弱,滋味单薄,白白浪费了好茶。
因此,在储存时,必须牢记白茶的特性,为白茶创造一个密封、遮光、阴凉、无异味的环境。只有这样,白茶才能在其中陈化,产生柔滑厚重的口感和浓郁浓郁的香气。
《3》
优质老白茶具体有哪些特点?
1、观察外观
饮茶者日常喝的老白茶大多是老白茶饼。原因是它易于运输和储存。
老白茶饼中,最常见的是春白茶饼和秋白茶饼。
春白茶饼多为春寿眉饼,以绿色、白色为主色调。
绿色当然是树叶的颜色。由于是春茶,散茶期颜色以淡绿色为主。经过压制等工序后,颜色自然变深,变成深绿色。茶饼中也会出现一些浅绿色。表面上。
白色是被白毫覆盖的花蕾的颜色。白毫像白纱一样轻轻地覆盖在芽的表面。即使在压饼过程之后,它仍然牢固地附着在上面。
整体看起来就像是一片绿色的草坪上点缀着几朵白色的迎春花,看上去还蛮清新的。
秋白茶饼的颜色更是多种多样。它们看起来色彩斑斓,仿佛大自然不小心打翻了秋白茶的调色板。它们色彩鲜艳,色彩缤纷,色彩缤纷。
秋季的白茶糕多为寿眉糕,就像开头提到的《初老》 2015年寿眉糕一样,是用白露季节采摘的白茶制成的白茶糕。
整体颜色依次为黄绿色、茶色、深绿色、土黄色。当你挑选出看似灰色的白毫时,在深色的对比下,它也显得银白色的,很显眼。
整体色彩层次变化明显,色彩鲜艳,陈年多年,内涵丰富。而且由于是中秋茶,叶子上还附着有一层明亮的蜡质层,增强了整体的亮度。
如果把这个蛋糕和白茶放在灯光下,表面就会发光,就像月光下的波光粼粼的水一样。
《4》
2.闻香气
说起老白茶的干茶香气,极其浓郁、香浓,尤其是以下香型,无不令闻过的人都赞不绝口。
首先,它是一种平静、内敛的药香。
这药香不是小时候生病时用粗陶锅熬出的又暗又苦的药汤的味道,而更像是干中药的药草香。
比如金银花、夏枯草、紫苏、当归等香味,舒缓身心,带有一丝甜味。
其次,就是低调成熟的陈翔。
陈年的香气很难用具体的物体来描述。从理论上讲,它是一种经过多年陈酿后自动蒸发的香气。当你闻到这种香气时,就知道茶已经陈了。
如果用类似的气味来比喻的话,就像山上一棵根粗的老树,需要两三个人才能拥抱。它散发出的气味并不是腐烂的木头的气味,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积累起来的气味。
三是枣香温润。
干茶中很难闻到枣香。一般来说,保存完好的老白茶饼都会有果香,但枣香却极为罕见。
只有保证储存得当,工艺严格,整箱来自山间农场的优质老白茶饼,新旧共享,释放清香,才会有干爽温润的枣香。打开盒子的那一刻就撞到你的脸了。
茶汤一出来,拿起茶杯轻轻摇晃,浓郁的药香就滚了进来。一开始也是当归、金银花等药材的香气,但到了最后,就有了是干粽叶、干荷叶的香气。香气袭来。
又喝了几下,药香犹存,浓郁的老香浸出,让人心旷神怡。
随着老白茶物质的不断释放,甜甜的枣香和成熟的果香也从汤中溢出。喝下去时,舌尖上的茶汤轻轻搅动,浓郁的枣香充满口腔,就像吃过一样。干枣一般香甜可口。
四是淡雅宁静的花香
花香是白茶新茶时所残留的固有香气。当新白茶变成老白茶时,虽然花香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转变和沉淀,不再明亮明亮,但在老白茶的基香和水香的基调上,仍然有淡淡的花香悠闲地漂浮着。
花香不像新茶那么浓烈、芬芳,但依然没有消失,反而变得更加温柔、淡雅、雍容。
《5》
3.细细品味
老白茶的滋味应是浓、醇、浓、滑、甘。
老白查,就如那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一样,虽然经历过世事,见过世事沧桑,但他的心境却豁达得多,达到了“在人群万千中寻找他”的巅峰。次,蓦然回首,那个人就在那里,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
老白茶,经过岁月的洗礼,拥有更丰富、更内敛的内涵。这种品质在茶汤上就能体现得淋漓尽致。
当你喝一口茶汤时,首先感受到的就是汤的浓稠。当茶汤进入口腔后,唤醒味蕾,用舌尖搅拌,边搅拌边感受茶汤的力度,可以明显感觉到浓稠度。
茶汤在口中停留片刻,经喉咙流至胃中。它很圆。这种感觉,已经不能用吞咽来形容了。只有茶汤有稠度,茶汤才能滑过喉咙,给人一种光滑圆润的感觉。感觉。
当茶汤通过喉咙时,喉咙得到滋润,可以缓解口腔干燥。就像干燥已久的草原,突然焕发了生机,给人一种温润如玉的感觉,如沐春风。优质茶饮老白茶后,胃部感觉温暖舒适,口腔清爽润泽。
而且,优质的老白茶饼,口感甘甜。只要一尝,就能闻到蜂蜜般的枣香。这茶汤里一定有甘甜的味道。当茶汤进入口腔,接触舌头片刻,就能尝到甘甜的味道。
就像平日吃干枣肉一样,用上颚和舌头慢慢地在嘴里摩擦。溢出来的甜甜的枣肉,味道和这茶汤的味道很像。
《6》
品质好的老白茶,茶干时散发出的沉稳内敛的药香,成熟低调的陈香,温润芬芳的枣香(最好的老茶饼)都足以让人惊叹不已。
落入水中后,香气略有变化。浓郁的药香、沉稳的老香、甜甜的枣香之中,又增添了一股细腻柔和的花香。这花香就像在美丽女子的脸上画了一道美丽的远山眉。增添几分优雅与清新,在口中留下无尽的回味。
老白茶的茶汤从口腔流向胃。汤水在体内的旅程,让人感觉更加舒服。
从萦绕在舌尖上的浓浓甜甜的感觉,到流到喉咙里的顺滑感觉,就像在荒凉的乡间小道上慢慢悠闲地走着,悠闲自在地看着风景。
如果你想亲身体验这种感觉,你需要买好茶,仔细地、慢慢地品尝、闻闻,但不要像没有经验的刘奶奶那样,一口气喝了半杯就说不行。事情。这个味道让大家哈哈大笑。
品鉴老白茶无非是看外观、闻香气、尝茶汤。如果你有喜欢的茶,你可以轻松学习如何泡茶,然后就能品尝到好茶。
山僧过岭看老茶,村姑煮老茶。
老白茶的味道需要评委来品尝~
用户评论
这篇文章说的太对了!选老白茶我以前就一头雾水,看外观和闻香?怎么区别呢?现在知道了好好试试看。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也是新手小白,想自己冲一杯品质好的老白茶,但是总是不知道要怎么挑选啊! 这篇文章内容很详细! 看外观、闻香味、尝茶汤,的确是判断标准,太实用啦!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完全同意,选老白茶最重要的就是看这三个标准,以前听别人说要看年份什么的,结果买了好多假货就被坑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的对啊,老白茶的品质变化很大,只能靠这些基本的感觉判断,当然专业品鉴还要更深层次细致。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三个标准确实容易理解和操作,就是不知道怎样具体看外观,闻香味,尝茶汤呢?能不能简单详细一点?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买一些老白茶犒劳自己,但是一直没敢下手,怕遇到假货! 还是得好好学学选购的方法啊!这篇文章太实用啦!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老白茶我比较喜欢,但感觉现在老白茶的市场不太规范,很多商家都会吹嘘其年份和品质。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选择优质的老白茶确实容易遇到套路,尤其是一些不靠谱的商家还会夸大产品功效,真的需要仔细鉴别。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仅仅看外观、闻香味、尝茶汤这三个标准还是不够全面的,老白茶的工艺、产地、年份等等因素也会影响品质。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老白茶的品鉴,个人觉得除了这三个基本标准之外,还需要积累一些经验和知识,才能更好地判断一款老白茶的好坏。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博文写的简单易懂,很容易让人理解老白茶的基本优劣判断方法。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习一下老白茶的选择方法,下次买的老白茶能选到更好的品质了!感谢作者分享这么宝贵的信息啊!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这篇文章太主观了,并没有给出更确切的标准来区分优劣,比如看外观如何判断?闻香味具体哪些类型的香气比较优质?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老白茶的价格差异很大,仅仅靠这三个标准很难判断它的价格是否合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这三个标准可以作为入门级的评判依据,但要真正选到好老白茶需要更加专业的知识和经验。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买老白茶还是得去正规的店购买,不要被一些商家虚假宣传误导。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判断一款老白茶的好坏并不止这三个标准,还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其年份、产区、冲泡方法等等。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