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茶上市时的“新忧”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2-04 09:44:58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新茶上市时的“新忧”,以及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我省南部环太湖丘陵地区和宁镇是国内名优绿茶的主要产区。每年“谷雨”前一个月,是我省优质新茶上市的“黄金期”。 “争分夺秒”采摘新茶的不只五农合作社和东山镇。

4月15日,句容张庙茶场进入繁忙采摘期。一排排茶树郁郁葱葱,嫩绿的芽正在喜人地生长。茶农穿梭其中,熟练地摘下绿芽,装进篮子里。茶园里,可见忙碌的身影。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4月10日上午,宜兴市太华镇下了一场蒙蒙春雨,太华山隐藏在云雾之中。雨中的茶园里,依然有不少戴着斗笠的采茶人。在江苏九香茶业有限公司的车间里,面对鲜嫩欲滴的茶叶,熊金芳总经理感到无奈。她告诉记者,雨中采摘的茶叶比较湿润。平均5磅鲜叶可制成1磅绿茶。一般情况下,比例为4:1。不过,要想产出上品茶,还是需要冒雨采摘。

4月5日下午,清明节后的第一天,南京市江宁区青龙山上,天气依然有些寒冷。在南京清泉茶业有限公司的茶园里,采茶工人正在忙碌地穿行。茶场负责人李刚坦言,今年清明节后仍在采收一级雨花茶,比往年明显晚了。主要原因是气温低和采摘晚。中高端新茶供应量较少,需要“补货”。

今年我省中高端名茶产量有所下降,3月中下旬表现明显。清明节以来,这种现象更加明显。江南主产区几乎全部区域品牌新茶占比——个,从碧螺春、雨花、宜兴阳羡茶到菊、绒毛山长青、金坛却玉的上市时间较往年明显推迟,整体生产周期较往年明显推迟。一般会推迟一周左右。每年“谷雨”前,是我省江南地区名优新茶市场需求最旺、价格最高的“高峰期”。然而,今年这个长期的惯例被打破了。这不仅意味着新茶中附加值最高的产品比例在下降,也意味着新茶的平均售价在下降,利润空间在缩小。

我省种茶、饮茶历史悠久,始于魏晋,至今已有1500多年。初春,记者深入我省江南茶叶主产区,从吴中到宜兴、江宁、高淳、金坛……采访中发现,茶饮上市带来的“新忧”江苏地产2024年的新茶,不只是中高端名茶。茶叶产量和收入不断下降。近十年来规模化种植的新品种——,以安吉白茶、金芽茶为代表。由于市场需求萎缩,均价也持续走低,以往的“高回报”已不复存在。由于市场对超高价“早春茶”的需求下降,大面积早熟茶园日益拉大高投入与低产出的“剪刀差”,走到了发展的“十字路口” 。

“明前茶”消失20%至30%

事实上,今年我省江南主产区的新春茶总产量比去年有所增加。据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18日,涨幅约为20%。但这个产量包括所有等级的新茶:一、二等的高档茶,一级的中档茶,统称为“炒绿”茶。品类以绿茶为主,包括称为“白茶”的白化绿茶,还有少量红茶、白茶和花茶。

4月3日,高淳区南京春庆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建明告诉记者,公司今年新茶产量预计比去年增长20%;其中,价格较低的特色区域品牌“金陵春”有望增产。 30%到40%。南京清泉茶业预计,今年新茶总产量也将较去年增长20%左右。截至4月9日,苏州五农合作社产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东山镇总产量也与去年大致相当。据宜兴市农业农村局茶叶果品站最新统计,预计5月底,全市春茶总体产量与去年持平。

虽然我省主产区新茶产量没有减少,但附加值最高的特种绿茶和“早春茶”产量较往年明显下降。据记者调查,仅南京以及吴中、宜兴、金坛等传统核心产茶区,“明前茶”总产量就减少了20%以上。也就是说,价格最高的江苏地产顶级新茶今年已有20%至30%从市场上消失。

以宜兴为例,由于今年3月平均气温较低,茶叶发芽期较去年晚10天左右,“明前茶”产量预计减少15%左右。东山镇特级碧螺春的产量也在减少。今年南京清泉茶业的一等特级雨花茶产量不足50公斤,不到总产量的1/40。

相比之下,大众茶的产销比则大幅提升。南京春庆茶业今年“机制雨花茶”即普通级雨花茶产量将增长30%至40%。九乡茶业绿茶、红茶总产量预计较去年增长15%左右,但产值仅增长10%左右,且平均销售价格有所下降,表明普通茶的销量新茶品位显着提高。

“红白金”:品种调整面临重新洗牌

所谓“红白金”,即红茶、白茶(白化绿茶)、黄黄芽(黄绿茶),是今年我省江南茶叶主产区引进的三大新品种。过去十年。 2020年以来,在市场新变化的影响下,白茶、金芽茶价格明显下调,效益普遍不佳,面临又一次“洗牌”。这是我省茶叶主产区乃至全省茶产业的又一“新忧”。

受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影响,自古以来我省茶业一直以绿茶为主。其制作工艺主要有“炒绿茶”、碧螺春、玉花、阳羡茶、长青、奎通、青阳春等。等等都属于这一类。直到2010年左右,全发酵红茶的生产和销售仅限于宜兴。近十年来,它逐渐出现在南京、苏州、常州等地的茶叶企业中。其余白茶、黄茶、乌龙茶、黑茶四种茶类,至今几乎没有“江苏产”的产品。 2010年前后,曾经风靡市场的安吉白茶、金芽茶等新产品逐渐引入我省。

宜兴红茶是我省传统区域品牌茶中唯一的非绿茶。自清末以来,“宜兴红”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但它早已是大众化的茶品,所用原料也比较普通。直到十几年前,宜兴一些老牌茶企才开始推出“早春红茶”,采用优质绿茶(清明前最新鲜的芽叶)为原料。价格飙升,一度受到市场青睐。近年来,随着各地茶树种植面积的扩大,大量增加的茶叶被用来制作红茶,以延长销售周期,增加收入。例如:南京中山灵茶厂的桂花红、苏州吴中的碧螺红、金坛新品茶业的跳红等。我省地产红茶的原料和生产成本较高。与安徽祁门红茶、武夷山红茶、云南红茶等其他省份的传统区域品牌红茶相比,竞争力不强。销售仅限于高端,市场份额不大。属于一种比较小众的茶产品。

宜兴阳羡贡茶园的“阳羡红”产量占比近80%,但每斤售价300至500元的中低端红茶仍是主流。南京雪松茶业有限公司曾是南京市新产品研发能力最强的茶叶企业。 2017年开始生产地产红茶“雪松红”,采用优质雨花茶为原料。但生产和销售规模一直很小。今年预计只有50公斤左右。由于不少茶企、合作社转产、增加红茶产量,加上安徽、福建、云南产红茶的大量供应叠加在市场上,目前我省红茶市场呈现出供应过剩。

溧阳白茶曾风靡全国,属白化绿茶,其茶树种原产于浙江安吉。由于冲泡后茶形饱满细腻,氨基酸含量高,茶多酚含量低,溧阳的“天目湖白茶”曾一度是各大城市官商市场上最受欢迎的高档礼品茶。然而,近年来,这一高端市场的消费能力不断下降,溧阳白茶的生产成本却居高不下,降价空间有限,效率持续下降。玉莲茶果场是溧阳市著名的茶叶企业。十多年来一直以天目湖白茶为主要产品。预计今年产销量较高峰期将下降40%。宜兴一家大型茶叶公司也引进了安吉白茶树种。近年来价格不断下降,产销不佳,已考虑淘汰。

金芽是一种黄化绿茶。 2010年前后,溧阳茶企率先从浙江引进金芽。由于叶底呈鹅黄色,氨基酸等成分数倍于溧阳白茶,价格一度高达每斤5000多元。近年来,溧阳、宜兴及周边广德、郎溪等皖南地区已广泛种植。不过,今年市场需求也呈现萎缩趋势,价格也大幅下降。据记者了解,宜兴、郎溪等地不少茶企、合作社新开设了金芽基地,主要瞄准长三角高端市场。郎溪某茶叶公司基地面积1000亩,投入大量资金。但截至目前,上述茶叶公司今年的金芽销量较去年大幅下降,让公司陷入困境。

就连我省知名度和附加值最高的“碧螺春”、“玉花”等传统地域绿茶品牌,长期位居我省乃至全国“茗前茶”价格榜前列的,当前面临新的困难。除了经济形势和政策对消费端高端需求的抑制之外;供应方面,产自四川、贵州等地的低价“苏州碧螺春”、“南京雨花”走俏,利用西部省份春茶上市较早的优势,抢占长期市场份额。三角市场也给我省茶产业带来了严重影响。这与长三角另一传统名优绿茶浙江龙井的真实困境几乎如出一辙。

新选择:规模成本降低还是品质价值提升?

我省茶叶总产销量位居全国前列,但种植面积和规模都不大。 “小”、“散”是江苏茶产业的典型特征。据统计,全省大部分茶叶经营主体种植面积不足30亩。主产区的主要茶叶种植区有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宜兴市胡镇、南京市溧水区,平均每户茶园面积仅10余亩。

在市场需求结构最新调整的推动下,茶企和合作社面临着新的矛盾:规模降低成本与品质增值之间如何抉择?

宜兴市现有茶园面积7.5万亩,是“全省茶业第一县”。据宜兴茶果站统计,今年全市大部分茶场特级茶价格为每斤1200元至1500元,与去年基本持平。但茶叶采摘的人工成本进一步上升,从去年平均150元/天上涨。 170元/天,这意味着福利在减少。九乡茶业经营的茶园总面积近6500亩,是宜兴乃至全省最大的茶场之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是“九香”茶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增值发展模式方面,苏州、南京、宜兴、金坛等地的传统和新型投资茶经营主体提供了不同的路径,均已取得初步成效。

东山镇茶树种植面积近2万亩,但碧螺春核心产区不到1000亩,其中五农合作社有机茶果基地占地500亩。五农合作社成立于2005年,入社农户465人。主要种植品种为洞庭山碧螺春群小叶品种。基地总投资超过2000万元,完全生态种植,套种枇杷、杨梅、蓝莓等。五农有机茶园亩产碧螺春12斤。从一级到特级,今年五农牌中高端碧螺春茶产销量占比超过40%,最高售价达到每斤6900元。在五农等龙头合作社和茶叶企业带动下,2023年东山镇成品茶产值将达到2.01亿元,平均每亩茶园年产值将超过1万元。

中山灵茶厂是南京雨花茶的发源地和核心产区,总面积只有800多亩。虽然今年明前茶产量下降了30%左右,但由于长期坚持套种林茶、梅茶,品质优良。其高端茶叶价格依然坚挺,每斤约4000元。自2004年批准“雨花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以来,茶园种植面积迄今已达6万亩。各类茶叶年产值约5亿元,全产业链产值超过30亿元。只计算茶叶本身的产值。每亩产值达到8300多元。

位于丽水区鹤峰镇的月牙湖茶业,2008年创办时主要种植安吉白茶,2012年后白茶效益开始下滑,公司开始多元化发展,向下游延伸通过茶旅融合、茶果联营,打通产业链延伸。今年建成了大型进口樱桃园,供市民采摘参观。预计5月中旬成熟时,该果可卖到100元/斤以上。今年新开业的高淳“绿茶空间”租用了雅溪镇木家庄村150亩丘陵茶园,与春庆茶业合作经营茶文化游、沙龙、团队建设等,成为新的茶文化旅游基地。 “网红”在高淳“打卡到位”。金坛新品茶业曾因生产抹茶粉等深加工茶产品而闻名。2016年,公司打造了集茶食品开发、茶文化传播、休闲观光等服务业,旅游收入实现快速增长。

专家认为,今年新茶的“新忧”,实际上是我省茶产业通过市场发出的最新信号。这一信号背后,茶产业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文旅食品产业需要紧跟市场变化,进一步优化供给结构,真正实现产品和品牌的转型升级。只有这样,江苏名茶才能真正找到一条茶产业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江苏经济报记者王俊峰王少强

用户评论

无望的后半生

刚看到这篇文章我也是蛮感慨的!新茶每次都能炒得那么热门,但说到底还是市场营销手段厉害啊。感觉很多时候我们会被这些所谓的“新闻”忽悠了,真的应该理性看待这种产品,不要被噱头冲昏头脑。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颜幽梦

我觉得新茶这件事确实值得好好思考一下。年轻一代似乎对这种口感独特、形式特别的饮品更感兴趣,但老一辈的人可能更加注重传统的口味和价值观。这之间的差异在消费上体现得非常明显。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掉眼泪

这篇文章说的很对!我前段时间喝过那个新茶上市的新品,味道确实没想象中那么好。感觉是故意炒作的氛围比产品本身更吸引人,让人更加好奇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结果呢?让我有点失望。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弃我者亡

同意作者的说法,新茶市场的确存在一些“忧”。比如部分店铺为了追求快速扩张,可能牺牲了产品质量和服务体验。还有营销手段过于花哨,导致消费者分不清真正的价值与噱头。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城烟柳

个人认为,“新”只是一个标签,更重要的是产品本身的品质和用户体验。无论是新茶还是传统茶饮,都应该回归到做好产品的本质,而不是盲目跟风或过度炒作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淡写薰衣草的香

哈哈,说得好!每次新茶上市,朋友圈都会热闹起来,各种花样营销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其实很多时候我觉得都是“新鲜感”撑得起这场热潮,最终还是回归到平淡的日常里去。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封锁感觉

作为消费者,当然希望看到更多优质的新茶品牌出现,但这需要监管机制的完善和行业自律精神的提升。同时也要让消费者更加理性消费,不要被噱头所误导。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城暮雨

我觉得这种“新忧”其实反映了市场竞争的残酷性。在新茶这个看似年轻化的领域里,也存在着压力、焦虑和挑战。希望能够看到真正好的产品脱颖而出,带给消费者更加惊喜!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七级床震

我挺喜欢喝新茶的,口味比较独特,更符合我的喜好。不过我也明白作者说的,确实要理性看待,不要盲目跟随潮流就好。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刺心爱人i

这篇文章让我深思!新茶产业的发展的确需要多方面的思考和探索,既要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又要避免过度炒作、走过户口路。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箜篌引

我更喜欢 traditional 茶,觉得口感纯净,没有那么多人工添加的香料或精制的味道,纯粹的味道才是最好的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淡抹烟熏妆丶

新茶上市的 “新忧”的确存在!希望行业能够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和用户体验,而不是仅仅为了追求利益而进行过度营销。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Edinburgh°南空

每次看到新茶的广告,感觉都像是洗脑似的,让人有一种不得不尝试的感觉。其实很多时候,试了之后才会发现感觉很一般就罢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业是老师的私生子

文章观点很有深度!新茶这个行业发展越来越快,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我个人认为,消费者和品牌之间的双向沟通更重要,才能真正满足用户的需求。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無極卍盜

"新忧" 这四个字说得很到位啊!希望能看到未来更多创新型的茶饮品牌出现,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口感体验的同时,也要保证产品的安全性,这是最关键的。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秘密

我觉得新茶确实很能抓住消费者的眼球,包装精美,名字也不一样,就是价格有点高。也许对现在年轻人来说更受吸引吧!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亡梦爱人

新茶这种饮品,其实我还是比较推荐尝试新口味、不同的产品,因为它的特点在于尝鲜,不能把每个品种都要求那么好喝。就像吃不同种类的水果一样嘛。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封心锁爱

现在新茶市场确实挺混乱的,各种品牌的出现和营销模式都很夸张,容易给消费者造成疲劳甚至选择困难症!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