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石城县油茶产业追求注重提质增效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石城县 油茶产业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中国茶网资讯:石城县从2008年度开始连续六年实施了中央财政现代农业油茶产业示范项目,油茶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新增高产油茶林面积达到八万余亩,前两年种植的高产油茶已基本上进入了始果期,更加坚定了该县各种经营主体发展高产油茶的信心,但是通过几年来的实践,该县调整了一些做法,不片面追求量的扩张,更注重提质增效。一要严把选地关。新造油茶必须选择坡度低于25度,海拔高度不超过500米,土层厚度80厘米以上的红壤、黄红壤和黄壤等适合油茶生长发育的酸性土壤,并且优先选用荒山荒地、火烧迹地、疏林地及郁闭度0.3以下的林地,要求连片造林面积不少于30亩,注重适度规模经营。
二是严把整地质量关。新造油茶采取机械化和人工整地相结合,因地制宜,采取机械化整地的沿等高线开成水平梯带,并形成外高内低环山条带,采取必要的环保措施;采取人工整地的必须先清山,并整成一个宽度不小于1米的平台后再打穴,在三年内结合抚育人工形成宽度不小于2米的条带。种植穴一律整成不少于50x50x50cm的大穴,并施足有机肥(如厩肥、饼肥或专用肥等)。
三是严把苗木质量关。为提高油茶新造林成活率和促进油茶幼林生长,新造油茶林一律使用二年生苗或营养袋苗上山造林,一年生裸根苗严禁用于项目造林,而且所用苗木全部由县林业局统一采购和分发,充分保证了苗木质量。
四是严把验收关。实行三次验收制,第一次在造林地准备工作完成后,检查整地方式和造林地准备工作是否符合要求,抽查种植穴是否施放基肥,作为是否列入项目补助计划及供苗的依据;第二次在造林后的当年夏秋季,核实造林面积,验收造林密度和成活率是否达标,作为兑现第一次肥料补助款的依据;第三次在造林后的第二年夏秋季,验收保存率是否达标和抚育管护质量,作为兑现第二次肥料补助款的依据。
用户评论
支持! 石城县一直以来在农业方面就很厉害,油茶产业的发展也是一大特色,这次更着重提质增效真是太棒了! 盼望着看到更多高品质的油茶产品面世,把石城县的优质资源推广到全国各地吧。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文章说得没错!现在市场对油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光靠数量增长是不够的,品质和效率才是关键。只有注重提质增效,才能让石城县的油茶产业走得更远!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挺认同这种想法!其实很多农业行业都面临着同样的挑战。追求提质增效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石城县油茶产业做得越来越有前瞻性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但我觉得光提质增效还不够呀!还需要加强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让更多人了解到石城油茶的优良品质。 只有扩大影响力,才能更好地促进产业发展。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注重提质增效这一点很重要,可是具体有哪些行动计划呢?文章里写的比较笼统,希望能看到更多具体的措施和政策支持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石城县油茶的口感一直蛮不错的,希望这次提质增效能够让品质更上一层楼! 期待尝尝最新升级后的油茶产品~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提质增效是必然趋势啊!市场竞争激烈,只有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才能在红海中生存下去!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过这种追求提质增效的思路会不会让人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 需要平衡发展的关系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油茶虽然很好喝,但我更喜欢新鲜种植的、未经过精制加工的油茶,希望石城的油茶产业也能保留一些传统工艺和产品。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提到的“高产高效”技术应用是不是会带来环保问题?需要多关注相关因素。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也觉得重视提质增效很重要,这样才能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石城县加油!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油茶虽然是一种好东西,但我更希望看到石城县的多元化发展,不再将所有希望寄托在单一产业上。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文章分析的很好!注重提质增效是当今时代的必然趋势, 石城县油茶产业走得越来越远。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提质增效很重要,但我也想看到石城县保护好当地生态环境的同时发展经济,两者要和谐共存。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没提到很多具体的细节,比如哪些技术应用、如何提高效率等,希望以后能更详细的介绍。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本身就是做油茶相关的电商生意,觉得石城县这个方向很对啊!高品质的油茶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石城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展望,比如产量、市场份额等等数据的佐证。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石城县油茶一直都很有名,这次更注重提质增效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