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白茶公共品牌是近年来风靡全国的少数民族茶。关于白茶和福鼎白茶的历史,众说纷纭,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梳理。
1979年,谢忱教授将茶叶按发酵程度分为六大类,即红茶、绿茶、黄茶、黑茶、白茶和绿茶。在此之前,白茶已经存在很久了,历史悠久,甚至可以追溯到古代。
传统白茶的主要产地是福鼎和政和。
2007年,福鼎市委市政府将福鼎白茶打造为公共品牌。在此之前,“福鼎白茶”一词偶尔出现。
一、古代白茶
福鼎的白茶出现的很早。太奶奶用白茶治小儿麻疹的传说流传已久,可见古代白茶是可以喝的,可以入药的。陆羽《茶经》:“永嘉县城东有一座白茶山”,茶叶专家谢忱、张天福鉴定为太姥山。
证明隋唐以前福鼎就有白茶了。
在福鼎民间,很多农民都可以通过晒中药的方式来晒茶叶的绿叶,晒出来的茶叶挂在厨房的横梁上,因为每天使用灶具使得茶叶周围的环境干燥度达到了茶叶的储存标准,而这些晒出来的茶叶是供一家人日常饮用的。
如果茶叶存放时有异味,他们会用小火在锅里烘焙。
福鼎古官道每五里有一渡亭。亭子里常有好心人家搭起的大茶壶,家里有专人烧水,用土著方法焙制的茶叶泡茶,供人解渴休息。
公元0755年至79000年的明代地方文献中,多处记载了太姥山的茶叶生产。因为当时没有明确区分六大茶,所以太姥山产的茶属于哪种茶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但1538年,明朝嘉靖版出版《太姥山志》年:“芽茶84斤12两,银价13两2分;叶茶61斤11两,银价1.24元7分9角。”地方志中罕见的茶叶价格记录,
区分芽茶制作白毫银针的收购价与白牡丹叶茶制作价格,说明明代茶叶已经进入贸易期。
1554年,田一衡赞曰:“芽茶作者第二,太阳最好,更贴近自然,烟火断。”晒茶中间,旗枪舒服,翠绿明亮,特别可爱。
田一恒描述的是福鼎的白茶最早是——年做的。
1655年,周亮公落款《福宁州志食货贡》:“太姥山茶,名青雪芽。”《煮泉小品》:“太老圣高青雪芽,东山新在天;禅者皆平等,义酒亦当配义茶。”绿雪芽是明代的名茶,现在被称为白浩。
白茶。
二、白茶贸易阶段
清代中期,白茶贸易进入高峰期。白茶的贸易在《闽小记》,《闽茶曲》,《闽海关年度贸易报告》和很多文献中都有记载。
我国著名茶学家张唐衡《福鼎县志》年记载:“1795年,福鼎茶农采普通茶树品种的芽制成银针。”1795年,距离乾隆皇帝登基已经60年了。这是福鼎发起的银针文字记载。
1869年边宝坻《福鼎县乡土志》年:“福鼎郡,产茶。柏林地方是茶商的聚集地。”柏林有许多茶商,专门买茶叶。
古官道
在1865年,《中国制茶工艺》,“阜宁府出产红茶和银针和白毛.还有一种绿茶和橙香白毛。”1889年报告:“各地功夫茶情况如下:柏林地区功夫茶品质优良,加工精细。
冲泡后,醇香浓郁.白浩茶叶产量少,质量好。"
1906年《闽峤鞧轩录》:“白红绿三箱,白茶二千箱奇,红茶两万箱奇,都运到福州去卖。绿茶3000吨,水陆联运,福州卖三分之一,上海卖三分之二。红茶也出口到上海。
“清透的白茶用船运输,然后通过福州销往国外。
第三,白浩茶
白浩银针因其成品芽肥满白浩,如银如雪而得名。在福鼎方言中,白浩茶或白猫茶指的是白浩银针。白浩茶也是文学中最受欢迎的茶。白浩茶是指清末至民国时期的白茶。
《闽海关年度贸易报告》年:“明,市产此为大宗,太姥有绿芽茶,柏林有白浩茶,制作极精,为诸村之冠。”白林制造的白浩银针是中国最好的银针。
《福鼎县乡土志》(日)1917年:“福鼎县的茶叶有白浩茶、白浩红茶、绿茶。茶叶以铜山、白林最为著名,也有武夷山之称。作为一种名茶,它是产于大茂和小猫两山的最好的茶。……"
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金牌白茶盒
1933年《福鼎县乡土志》 《福建全志》 371卷,铁道部商业部闽浙赣经济调查队编《京粤线福建段经济调查》:“福鼎的农产品以茶叶为主。
年产量为35,000吨.如果白茶(即白浩)产于富宁白林,称为上品,其次是府产等地。红茶、白茶多销往国外,以英国、荷兰、德国、俄罗斯为最多。"
1940 《民国史料丛刊》卷二《京粤线福建段沿海内地工商业物产交通报告书》:“第一区以铜山为中心,为福鼎县,北留分水关,与浙江相连。其南水流距沙城港约60里,民船六小时可达,交通咸宜。
28年,这一带有两家黑茶店,所以很多人在浙江各地走私生茶。
福鼎茶叶走私猖獗,是该省管理中的一个严重问题。第二区以夏甸和成勋为中心,以功夫为主要制作体系,店下有功夫、莲子心、白毛猴、白浩.白浩茶以银针为上,其次是土针。
普通的白发,70%银针,20%土针。莲梅和白毛猴在安南和暹罗等地独家销售。消费者认可固定商标,所以他们被埃尔桑茶馆专制。莲梅在清明节前采摘,广泰、金泰、宁泰等色广泛使用。"
《茶讯》:“绿雪蓓蕾,今日呼唤白发。香味和颜色绝对是独一无二的,洪雪洞穴的生产者是最。惊人的感冒,和犀牛角一样的作用,是麻疹的圣药。是国外卖的,价格是黄金。”以上文献均有白浩茶的记载。
第四,白茶
1957年,福鼎茶厂拍摄虎林初级厂照片。
新中国成立后,白茶仍是福鼎出产的传统茶叶。计划经济时期,国营福鼎茶厂负责茶叶的购销,先后在柏林、虎林建初级茶厂,并在产茶镇设立茶叶收购站,负责收购毛茶;根据上级的计划采购和加工茶叶,
统购统销,出口创汇。
50年代至60年代初,以生产柏林工夫红茶为主,白茶产量较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苏关系恶化,红茶滞销,全面推行“红变绿”,主要生产烘焙绿茶。
但白茶仍作为一种茶叶通过出口创汇;白茶、银针由各茶叶收购站收购,国营茶厂精制出售。
1976年柏林茶厂照片
1963年,国营柏林茶叶一厂负责白茶的加工和收购。随着室内热风萎凋加工方法的应用,白牡丹、寿眉等白茶产量增加。1968年,白茶新工艺发明成功,白茶总销量大增。
值得一提的是,1966年,厉德光老师首次提到了“福鼎白茶”这个术语。当时他给福建农工党组织部长、点头的厉德光写了《福鼎茶区概况》,在《太姥山全志》第十二集看到过。
本文从白茶的发现与传播、白茶的制备与特点、资本主义国际市场与白茶销售的关系、茶商对茶农的残酷剥削、白茶变红茶的过程与前景五个方面描述了福鼎的白茶。
室内萎凋
1985年,福建省茶叶进出口公司为稳定白茶口感和质量,提升白茶出口量,邀请省计量局热工专家林升泉,省茶叶公司技术员梁利俊和福鼎茶厂方守龙和张肖共同设计,对白琳茶叶初制厂的大型晾青场所进行改造,
成为加热型白茶萎凋车间,就是现在被广泛使用的“加温萎凋房”工艺的前身。加温萎凋房后经不断改进,成为更佳节能,更为科学的生产白茶车间,而且品质更佳。
1999年后,福鼎茶业进行改制,福鼎茶厂、白琳茶业初制厂、湖林茶业初制厂宣布正式破产,福鼎茶厂和茶业公司破产后的职工安置和新的茶业机构建立。白琳初制厂改制职工组成私营企业,继续生产白茶,
为外贸公司提供白茶。从全市茶叶品类来看,白茶占据还是很少,只占百分之几的份额;品牌上看,没有大的茶叶品牌了。
1999年-2003年,以叶梅生为分管茶业副市长开始注重茶业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有提出发展白茶的理念。全市范围开展无公害茶园培训和建设工作,重视无公害茶园和生态茶园建设,注重全国性茶叶展销会,
组织茶企抱团发展,在福鼎举办全国性的茶业会议,成立首届福鼎市茶业协会,举办首届太姥杯茶叶品质大奖赛等,开创性引领茶叶塑品牌工作。
2003年-2006年,福鼎市政府推出以“福鼎大白茶”为白茶公共品牌向全国推广。在2004年的全市茶业工作会议上,时任福鼎市副市长蔡梅生在总结报告中提出:“近年来我市茶业工作所取得的成就……
2003年我市又被农业部确定为创建无公害茶叶基地示范县(全国16个,福建2个),福鼎白茶、绿茶等7项产品获国家原产地标记地理标志使用权,8项茶叶产品获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使用权,
5项茶叶产品获有机食品标志使用权,无公害茶园建设已走在全省的前列。
……先后制定了《福鼎白茶——太姥白毫银针》 、 《福建文史资料》 、 《白琳工夫茶标准》 、 《茉莉花茶标准》 、 《绿茶标准》 ”再一次提出福鼎白茶。2006年,
福鼎市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白茶之乡”称号,已经开始掀开白茶品牌的塑造了。
2004年全市茶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五、福鼎白茶时代
2007年4月,福鼎市委常委会研究成立福鼎市茶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市委副书记陈兴华担任组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副市长、政协副主席,
市委办、政府办、宣传部、茶业局、茶业协会、工商、质监、农业、供销等涉茶部门组成领导小组成员。
2008年1月,出台了《白茶标准》 的纲领性文件,即人称“白茶复兴20条”,提出了打造“福鼎白茶”特色公共品牌的茶业发展思路。以茶叶专家张天福教授书写的“福鼎白茶”商标品牌,
开始进行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地推介。
2007年至今,利用各类茶事活动推介,举办专项茶事活动,福鼎白茶开茶节等,央视广告、动车冠名以及全媒体宣传,福鼎茶企共同推介“福鼎白茶”公共品牌,企业宣传其子品牌,
以各种创新拓展的方式广泛宣传推介福鼎白茶公共品牌。
经过十年磨一剑,福鼎白茶的品牌价值2019年达到44.96亿元,位列茶叶品牌第四,荣获最具品牌带动力、最具品牌经营力的品牌。
品品香、绿雪芽、六妙、誉达、广福、鼎白、瑞达、大沁、顺茗道、芳茗、裕荣香、纪生缘、万氏留香、奇古枝、康来颜、莲峰、东南白茶、天健、方守龙等耳熟能详的白茶品牌。
福鼎白茶从原来是“墙内开花墙外香”一族,转变为墙内开花墙内、墙外都香的局面,福鼎白茶已成为福鼎的金灿灿的名片。
如今福鼎白茶已经赋以新的品类: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紧压白茶、新工艺白茶等。福鼎白茶具有地域唯一性、工艺天然性、功效独特性的特征,福鼎白茶可收藏、可煮着喝等属性让老白茶成为茶界新宠。
用户评论
哇,这篇文章让我对福鼎白茶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从最初的种植习俗到如今的规模化制作,真的很有趣。尤其我对那些传统制作工艺感到好奇,想学习更多关于他们的知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小时候奶奶就喜欢泡福鼎白茶,那清雅的味道一直记得很清楚。没想到它背后的历史竟然这么悠久!这篇文章让我更欣赏这种茶的文化底蕴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写的真是太棒了,通俗易懂地把历史娓娓道来。作为一位不怎么了解茶的菜鸟来说,终于能有一些基本的认知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福鼎白茶的发展简史确实很有意思,但也让我不禁思考一下这种快速发展的背后隐藏着哪些问题?比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过度商业化带来的弊端,这些值得我们认真探讨。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以为福鼎白茶只是一款普通的茶饮,原来它的历史如此悠久且精彩!感觉自己以前太浅薄了,看来以后得多学习学习这种文化底蕴深厚的茶叶。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写的很细致,把各个时期的发展都清晰地描述出来。让我对福鼎白茶的历史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感谢作者的努力!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喜欢品尝福鼎白茶的味道,但不太认同文章中的一些观点。我觉得真正的好茶不仅仅取决于历史传承,还在于制作工艺和个人品味。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完这篇介绍后发现很多东西都是跟自己想象的不一样,比如它的发展史远比我想象的要丰富多层。让我对福鼎白茶更加好奇!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文章介绍了福鼎白茶的发展历程,但我更想知道的是如何才能更好地去品鉴和理解这种白茶的风韵,这才是我很感兴趣的部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太喜欢福鼎白茶的味道了!清幽甘爽,让人心旷神怡。通过这篇文章的介绍,我对它背后的文化底蕴有了更深的了解,感觉这款茶更加独特吸引人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写的不错,很客观地介绍了福鼎白茶的发展历史。但我觉得应该多谈一些不同种类白茶的特点和优缺点,这样才能更有帮助。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以为福鼎白茶只有老字号的,没想到还有其他新兴品牌也在其中发展壮大!这篇文章让我对市场现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古代的白茶制作工艺十分感兴趣,这篇文章介绍了一些历史上的细节,但我还想了解更多关于这种古老技艺的资料。 希望有更多专门分析白茶制作流程和工具的文章。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对福鼎白茶的历史了解不少,但这篇文章还是让我眼界开阔,原来它的发展历程比我之前以为更加复杂。 感觉每一步都蕴含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的智慧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以前一直觉得福鼎白茶价格偏高,看完文章后才明白这种价值体现不仅仅在于原料和工艺,还包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更加了解福鼎白茶的发展轨迹,同时也激起我对探索更多珍稀茶叶的历史兴趣! 希望能有更多类似的科普文章让我们深入了解不同茶类背后的故事。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