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壶友经常讨论如何判断茶壶的真假,其中有一个:
紫砂有其独特的颗粒感。如果壶面摸起来粗糙,那就是真的紫砂壶,如果光滑细腻,那就是假的。
这个说法是真是假,今天就来说说。
紫砂之沙
紫砂是一种矿物材料,含有应时等介电颗粒。与瓷器不同,砂是烧制后的体现,也是紫砂的特点。
紫砂原矿
看起来上面的陈述是真实的,然而,它仍然需要具体分析。
紫砂壶表面感觉粗糙细腻,其实取决于其泥料的目数。
紫砂矿风化研磨成颗粒时会用到筛网,泥浆的目数以筛网目数为准。
矿物质画面
网孔为直径单位,指每平方厘米上的小孔数量,包括24目、32目、40目、60目、80目、100目、120目等。
目数其实指的是泥浆的厚度。目数越小,泥浆越稠,目数越大,泥浆越细。
一般来说,60目以下的尺寸较厚,壶身的凹凸感和颗粒感更明显,透气性更好。
目数越大,泥料越细,壶体表面越光滑。比如120目的泥,颗粒感就比较少。
另外,朱泥的泥也是细腻的。
目数示例
壶身的颗粒感也是一个人的手感。什么粗什么细可以说是主观的,壶身的颗粒感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作为依据。
表面光滑
那些所谓的假紫砂,多为灌浆壶、添加硅酸钠的手拉壶等。这些工艺对泥浆的要求很细,一般在200目以上。
所以这类壶的表面比较光滑。
手拉胚胎
这种说法开头似乎是对的,然而,仍需具体分析。
为了掩盖这一点,有的人会在表面喷浆,也就是在壶表面喷调砂泥,然后烧制,壶表面也会有颗粒感。
但是,这种颗粒度与粗网格的颗粒度不同。前者浮于壶面,后者融于壶身。
60目冶炼石瓢
最后
壶表面粗糙,手感细腻,只能作为判断的参考而不能作为依据。
从多方面看一个锅,只有一点不靠谱,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用户评论
紫砂壶表的颗粒感确实很特别,像一块自然石一样温润细腻,感觉在手裡握着是很有韵味的。特别是这种自然的纹理和质感,让人觉得它并不是简单的器皿,而更像是艺术品一样。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也是喜欢紫砂壶表面的颗粒感!这种质朴的触感和光泽确实让人很舒服,像是在抚摸一块古老的石头一样,有种时光流逝的感觉。喝茶时,感受颗粒在指尖滑动的瞬间,内心也特别宁静。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实话,我对紫砂壶表面的颗粒感有些分歧。感觉太粗糙了,清洗起来也不方便。我喜欢光滑细腻的壶身材质,更容易打理清洁。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紫砂壶的颗粒感确实很独特,体现出它独特的制作工艺和自然的魅力。不同类型的壶,颗粒的大小、排列方式也会有所不同,这也是它的千变万化的之美吧。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特别喜欢看紫砂壶表面的颗粒感变化,仔细观察那些细小的纹路和颜色,仿佛在欣赏一幅微型的山水画卷,让人沉醉其中,有种禅意的感觉。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个人觉得这与紫砂壶的材质有关吧!紫砂质地本身就十分细腻,经过手工雕琢后形成颗粒感,更体现其浑璞纯真的艺术魅力。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有一只老紫砂壶,表面的颗粒感非常明显。喝茶的时候可以感受到它独特的触感,就像在触摸一段历史一样,让人感慨岁月的流逝和时间的沉淀。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紫砂壶的颗粒感很好看,是手工打造的独特标识。光滑的感觉反而更像工厂批量生产的商品,缺乏那种手工作品的温情与韵味。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紫砂壶表面的颗粒感和光泽程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更加柔和细腻……就像人生一样,经历磨练之后也会越显得浑厚大气。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喜欢这种独特的纹理,很有一种自然的美,像是在看一块古老的宝玉石的感觉。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我也挺享受紫砂壶表面的颗粒感,它让整个喝茶的过程变得更有仪式感,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古代,陶醉在诗情画意的世界里。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种颗粒感或许是很多人诟病的地方吧?我觉得还是看个人喜好。喜欢那种光滑细腻的质感的人可能会觉得粗糙。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的紫砂壶表面颗粒感确实不太明显,是不是因为选材比较嫩或者制作方法不同呀?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是觉得颗粒感越强的紫砂壶就越有年份的样子吧!感觉那种岁月的痕迹和历史的沉淀更加独特迷人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紫砂壶表面的颗粒感更像是它本身的故事,每一道纹路都记录着它的成长经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买茶的时候也注意观察紫砂壶表面的颗粒感,那种自然的粗糙感就让人觉得更有价值,感觉像是个有灵魂的艺术品。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更喜欢光滑细腻的材质,这种粗糙的感觉我不是很适应……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