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继子注:毁灭自己前途的人,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误以为别人搭建的平台是自己的能力。
上一篇文章我们谈到,由于东西方民族拿茶器的习惯不同,日本人喜欢用双手捧着茶碗饮茶,而“手感”也是他们选择茶杯的审美标准之一。
手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重量”,二是“触感”。茶杯太重,人会觉得压抑、疲劳,太轻,人又会觉得不踏实。那么,茶杯到底要重多少才算合适呢?
▲宋建窑兔毛杯
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藏
古代日本人生活简朴,通常用木碗来吃粥和汤,所以喜欢用木碗来盛粥和米饭,作为衡量茶杯重量的标准。同时,木碗的触感也成为评价茶杯好坏的参考。金属碗导热快,烫手,不适合用来喝茶;天目茶杯和青瓷碗的表面,尤其是碗口,过于细腻光滑,无法将茶汤的“涩”情调从味觉感知转化为触觉体验。最接近木碗那种不粗不细的温润触感的,只有陶瓷或漆器茶具,它们是唯一处于中间位置的,所以茶客们舍不得放弃它们。
▲宋代黑釉油滴杯
日本户栗美术馆
▲ 龙泉窑青瓷轮花茶碗(因有铆钉而得名“马蝗”),南宋(12-13世纪)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不同的拿碗方式引发了日本人对茶碗手感的独特追求,坐姿的不同导致他们对茶碗圈足高度的要求一丝不苟。日本人保留了中世纪以前中国人的坐姿——跪在地上。茶室里的人不用桌椅,茶碗直接摆放在地上或榻榻米上,所以需要底足稍高的器皿,以方便伸手托底。他们的拿碗方式是:大拇指放在碗边,其余四指从碗底握住碗底的侧面支撑,然后端起碗。唐代茶碗的底足浅而小,手指无法伸进去,影响拿碗的稳定性。因此,后来日本人开始偏爱底足较高的高丽茶碗,而形似斗笠的唐代茶碗则逐渐失宠。
▲ 16世纪伊户茶碗,产地:韩国,高:9厘米
日本静冈县热海市 MOA 美术馆藏
此外,跪式让日本人从中国宋代开始传承使用茶杯和高足茶杯托的传统。这样的组合不仅大大缩短了茶杯与饮茶者手的距离,更便于携带,还可以调整茶杯在人们视觉中的高度,力求达到最完美的欣赏角度。一杯茶被茶杯托端上来,充满仪式感,如水木清澈,犹如层峦叠嶂间逸出的香云。待客时,客人会感受到优雅;拜佛时,佛会知道敬意。
▲ 天目台上有宋代螺钿、唐草纹饰
日本京都大德寺龙光院
▲宋代油滴天目(配螺钿唐草纹天目台)
日本京都大德寺龙光院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有南宋“雕犀轮花天目台”,其整体造型、云纹雕刻与宋代慎庵先生所说的“漆雕秘阁”一模一样。
▲ 天目台南宋犀牛轮花雕刻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沈庵先生曾著有《茶具图赞》一书,将宋代的茶具精品详细分类,并给它们起名字、绰号、官衔,将它们一一拟人化,有的像隐士,有的像治国重臣。其中用于支撑茶杯,防止烫伤手指的“七调米格”一栏,写着:“七调米格,名承志,字逸驰,号古太老人。”
“米阁”是什么?米阁是宋代官名。最初,北宋太宗年间,在崇文院中堂建阁,名为米阁,专收藏三库真书及宫廷古代绘画墨迹。后来,又设置置米阁、米阁校勘等官职。《茶具图赞》中,以“齐调米阁”官名指茶托,大概是因为它高如高楼,又像一座危阁。所以,书中最后这样称赞茶托:“危时不执,跌时不扶,则吾不信。因能避执热之危,而无崩,当补珍文,近君子也。”
茶杯再精致,也是小而低的,热茶烫手,容易翻倒,所以需要一个高杯托帮忙托住。就如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能力再出众,也需要别人的协助、配合与支持。自毁前程的人,就是因为误将别人搭建的平台当成自己的能力,所以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