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国饮食文化古籍烹饪圣经《中国食经丛书》,以及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套丛书是从古代至清代中国饮食史相关的约150本书籍中精挑细选的。全书分上下两册,共40类。
封面有点旧,但里面的书跟新的一样;两个字母的整体外形尺寸为:27.6*19.8厘米,厚度8.8厘米,净重3.4公斤;书中大部分包含与中国古代饮食有关的珍贵古籍影印本,以及少量作者的讲解内容。
《中国食经丛书》,两册,1972年限量版,徐华东收藏
《中国食经丛书》书影
徐华东收藏的《中国食经丛书》册书影
徐华东收藏的《中国食经丛书》册书影
徐华东藏品《中国食经丛书》 藏品《云林堂饮食制度集》
徐华东收藏的《中国食经丛书》册书影
《中国食经丛书》 徐华东收集《神隐》 编译
徐华东收藏的《中国食经丛书》册书影
徐华东收藏的《中国食经丛书》册书影
是研究中国饮食史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 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对中餐史的研究达到了新的高潮。
中日饮食文化交流史研究的先驱者:
田中静一老师(1913~2003)是第一位对中日食品科学史进行专题研究的著名学者。 1970年,田中静一在图书文物流通协会正式出版了《中国食品事典》。这是中国饮食史上非常有影响的一本书。 1972年,田中静一与筱田勉合作出版了《中国食经丛书》第一卷和第二卷。 1976年至1977年,田中先生监督编辑了15卷《世界的食物》鲜章,由日本著名的朝日新闻出版并向世界发行。本书内容广泛,图文并茂,印刷极其精美,非常吸引读者。 1987年,田中先生的代表作《一衣带水——中国食物传入日本史》由柴田书店出版。书中史料详实可靠,论述极其严谨。是一部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著作。此后,田中先生于1991年编辑出版了《中国食物事典》一书,该书内容极其丰富。它对食品的名称、起源、发展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细致的研究和描述。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已被翻译成中文并在中国大陆发行。
中国饮食文化史研究巨擘:
筱田涛教授(1899~1970),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研究所中国科学史研究班成员。 1923年筱田毕业于京都大学化学系,后转学动物学。他曾留学欧洲,1928年在京都大学理学院工作,教授比较生理学等科目。筱田还是京都大学科学研究史班的成员。主要代表作有《中国食物史》(柴田书店,1974);《中国食物史研究》(八坂书店,1978);与田中静一合编,《图书流通与文物学会》,《中国食经丛书》,1972年),是一部有关食物历史的史料集。筱田先生认为,中国饮食史研究作为社会史领域,是正确认识中国文化和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环。筱田从生活和社会历史的角度出发,利用自己在化学和动物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对中国古代饮食的变迁进行了细致的考察。
他对中国饮食史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和1950年代。 1948年,他在《学芸》杂志第39期发表文章《白干酒——关于高梁的传入》,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次年,他在《东光》杂志第9期发表文章《小麦传入中国》。此后,他出版了《明代的饮食生活》(1955年)、《鲘年表(中国部)》(《生活文化研究》第6集,1957年版)、《中国古代的烹饪》(《东方学报》第30集,1959年)、333 60010- 30000(薮内:010 休息) 30000,1963),《中世食经考》(薮内《中国中世科学技术史研究》,1967),《宋元造酒史》(《宋元时代的科学技术 史》第8集,1968年版)等。这些文章后来被合并为:010 -3 0000本书(八坂书房1978年版)。此外,筱田教授也是《豆腐考》的作者。
南草三卷,金季翰着,百川学海本
唐孟慎着《食疗本草卷》,昭和五年上海中尾刊行
唐代茶经三卷,陆羽着,唐代系列
唐代丛书十六汤一卷,唐代苏贤着
唐代《煎茶水集》卷,张有信着,唐代丛书
韦巨源《唐代食谱卷》唐代图书丛书
唐代《酉阳杂足卷》卷七十一,段成式着,吉古格版
唐代杨业着《山赋经书》一卷,碧林廊观丛书
美食经典卷 谢曦着
唐郑王《山赋记》卷一
酒经三卷,宋代朱宜忠着,知趣斋丛书
吴着《中复录》卷一
宋代思善妻所著《玉食批卷》
宋林鸿着《山甲清功》卷一
宋代陈大叟《本心斋术菜谱》卷
宋窦翠着《酒谱》
宋阙明着《史记集》卷一,古今书籍总集
宋代黄庭坚着《士大夫食时五观》
《隐山正要》三卷,元胡思惠着,四辑本
宋陈元良着《新编群书要事》五卷《林广济》
云林堂食系卷一,元代倪瓒着,碧林廊观系列
元贾明食膳八卷
元代阙明所著、日本田中氏出版的《耿集》余四卷收录了生活必需品的全集。
明《多能诗诗》四卷,刘基着,内阁文库本
《神隐》卷一,明朱权着,柜本
明宋公望着《宋氏尊命部十卷》内阁文库版
后魏贾思勰着《齐民要术遗四卷》,卷七至九,金泽文库,卷十,光绪中馆
《食史》卷一,元代阙明着,薛海雷主编
明代匡范着《便利地图编》一卷,长乐郑氏藏,万历中建本
明高濂着《雅上斋尊胜八音余三卷》
家居必备品,不分卷,明高濂着,彭作文库版
《易牙遗嘱》卷二,明代韩易着
食显红秘卷二清王士祯着钞票本
《杨小鲁三卷》清顾忠着,薛海雷编
清代《随园食》单卷,袁枚着,乾隆年间出版
星源录不分卷,清,李华南着,钞票版
日本清风俗录残录一卷,中川忠秀着,关西十一年版
清《胡雅遗卷》,王月珍着,光绪六年出版
《粥谱》卷一,清黄云虎着,光绪七年自序
清代何云所著《美食卷》
随附的
日本明朝的饮食生活,作者:筱田光男
日本现代食经考,筱田光夫著
用户评论
我一直想好好研究一下中国古代的食物烹饪方法,这本《中国食经丛书》肯定是个很好的参考!看到介绍里说里面收集了大量的秘方应该很丰富,期待能从中学习到不少知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了很多古籍的翻拍,总觉得不真实,这个“圣经”感觉很有保障啊,专业性强得令人吃惊!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这本书正好能让我了解更多古代食谱和烹饪技巧。小时候听奶奶讲以前的故事总能想象出那些美味,希望能通过书里找到一些真实的记录!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为一名厨师,我感觉《中国食经丛书》绝对是必备的学习资料!想要精通中国饮食文化,必须从古籍入手,这本可以帮我了解更古老的烹饪方法和食材的使用。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本书看起来很厚实啊,要好好翻阅一番才行!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生活很有兴趣,希望能够从书中了解更多关于食物、农业等方面的知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么厚的书,怕是读完需要很久啊!不过,我对中国饮食文化一直很好奇,希望这本书能让我了解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只是不知道能不能理解那些古老的烹饪术语…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倒是比较关注《中国食经丛书》里是否有一些图鉴或图片,直接展示古时的食物和器具会更加生动有趣!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听朋友说这本书很贵啊,不知道实际内容值不值得买?感觉是面向专业人士的书籍,普通人学习可能难度比较大。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更希望看到现代烹饪结合古代食谱的研究和创新!这样既能传承中国饮食文化,又能创造出新的美味菜肴。 期待《中国食经丛书》能够激发更多人对传统文化的探索和创作!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研究古代食物的起源和发展很有兴趣,这本书应该是个很好的资料来源,可以帮助我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传承。 希望里面能提供一些考古发现的相关信息!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中国食经丛书》更适合图书馆收藏吧!太厚了,家里想收起来估计挺占地方,而且不是每个人都有时间研究古代食物烹饪的兴趣吧…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最近在学做饭,看了很多现代的食谱,但是总觉得不够传统的味道。希望这本《中国食经丛书》能够让我学习到一些更古老实用的烹饪方法,做出小时候的味道!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代确实有许多珍贵的传统饮食文化遗失了,我很庆幸能通过《中国食经丛书》了解和传承这些珍贵食材和烹饪技艺。希望未来能够更多人去关注和保护中国饮食文化遗产。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本《中国食经丛书》,看了标题我仿佛一下子穿越到了古代!期待这本书里能够让我感受一下古老美食的独特魅力!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籍研究需要专业的知识背景,所以这本《中国食经丛书》应该适合有一定学习基础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和深入研究。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中国食经丛书》里面的“圣经”这个形容有点疑问,感觉这个名词使用过于夸张了. 或许用一些其他的更为精准的命名方式会更好一些?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