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碗茶具的优缺点

来源: 茗茶博士
发布时间:2024-01-26 04:58:24

盖碗茶具的优缺点:盖碗具有胎质细腻、无异味、易清洗、无异味、导热快等优点,而盖碗具有壁薄、开口大、保温性差、冲泡时易烧焦等缺点,所以常用于冲泡新茶和中茶。

用碗泡茶的利与弊:

最常见的是白瓷碗,胎质细腻,无臭,易清洗。只要洗干净了,任何茶都不会不好喝。喜欢单纯喝茶的茶友,往往一碗走遍天下,六大茶也不怕。

另一方面,盖碗更适合冲泡新茶,对水温要求不是很高。而老茶要求水温必须高。盖碗壁薄,开口大,保温性低。夏天可能感觉不到,冬天很难泡在碗里。南方没有暖气的朋友应该深有感触。

盖碗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真实的展现一款茶的优劣。

比如我们平时品茶,总是用白瓷盖碗。盖碗老实老实坦白。每次冲泡,茶的味道、优劣一目了然。

开口大,底部小的设计,也能更大程度的自由释放茶的所有香气。相比之下,紫砂壶显得更讨喜,来修饰茶叶的缺点。

造碗的历史和故事;

自古以来,中国的茶具五彩缤纷,琳琅满目。因为唐代以前没有独立的茶具制造业,所以在茶具的具体器皿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地域差异的。到了唐代,北方的茶具生产迅速发展,南方的茶具生产也进一步发展。

甚至有后来居上的趋势。

唐代南方茶具的重要产地有越州、越州、定州、梧州、寿州、洪州。陆羽特别评价这六大名窑,越州窑生产的茶碗被评为第一名,这不仅是陆羽个人的意见,也是当时社会的认可。

唐代学者陆龟蒙在他的诗《秘色越器》中赞美道:“九月秋风开窑,得千峰青彩。”

此外,当时四川大邑出产的茶碗在西南地区也是独一无二的。杜甫在他的诗《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中保存了极其珍贵的四川茶具史料。诗中云:“大邑烧瓷轻坚,似哀玉金城传说;你家的白碗胜过霜雪,匆匆送去毛宅,可怜。”

诗人在四首诗中描写了大邑瓷碗的质地、声音和颜色,表达了自己的迫切需要。一套小小的茶具,让诗人浮想联翩,娓娓道来,可见工艺之精湛,受人喜欢的程度。就唐代南北的茶具制作而言,南方的工艺高于北方。

逐渐成为当时中国茶具的制造中心。

根据《茶经》年的记载和出土文物的考证,唐代饮茶的主要器具是碗和壶。碗的形状开薄,碗身斜直。主要有青釉和白釉两种。壶在唐代被称为“笔记”,茶壶也被称为“茶笔记”。最常见的样式是一个小口的小锅。

另外,唐朝的人还首创了一种碗盘,当时叫“茶盘”,后来就是灯盘。“飞碟”的起源,在宋代著名学者程大昌所著的《演繁露》中有记载:

“乔始于唐朝,过去什么都没有。崔宁的女儿喝茶时,生病时会烫手指。她拿起一块蜡,把它融化成一盏灯的大小,绕在蜡上,放在蜡上,没有什么可以倚靠,所以她被命令去画它。宁可行之,名托之,所以行于天下。”

崔宁是唐朝著名的军人。他到蜀国参政十余年,担任过我国驻淅川公使等诸多官职。根据学者们的研究,推测汤宝英年间崔宁的女儿发明了灯座。在中唐以后的墓葬中,这种灯座往往与壶、杯、灯一起出土。

从死者生前使用的器具来看,说明唐代的瓷饮茶器具已经配备齐全。

被誉为“天下第一香”的茉莉花茶,是各类花茶中的主打产品,产销量一直是花茶中的绝对第一。众所周知,茉莉花茶是成都人的最爱。坐在成都茶馆里,用一碗茶泡一碗“三花”,茶的原味和花的真香合二为一,浓郁芬芳。

沁人心脾,喝一口就会让人难以忘怀,这几乎已经成为成都民间茶文化的象征,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盖碗茶菊与茉莉花茶结缘已久,似乎结下了不解之缘,堪称天作之合。一种带碗盖的三件套茶具,杯口略小于碗体,盖子可以扣在碗体内,碗和盖子紧密连接,不仅可以保持茶汤的温度,

还能充分保留茶叶的香气。

人们喝盖茶时有一个经典动作,就是用茶盖轻轻推茶,以加快茶叶的浓度,然后用茶盖斜盖,挡住漂浮在茶叶表面的茉莉花。这个喝茶的过程体现了茶盖比茶碗小的奇妙作用。另外,盖碗茶的弯嘴又大又开。

揭开茶的盖子可以让茶迅速变凉,即使三伏天喝茶也不怕烫。说到底部的茶托,不怕烫手,也不怕溢水,也让盖碗茶有了整体美感。“三头”真的缺一不可。

也许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盖碗茶,又称“三才碗”,在明清时期非常流行。所谓“三才”,是指天、地、人,上面盖着的碗叫“天”,下面的碗托叫“地”,中间的碗叫“人”。在一套普通的茶具中,人们可以体会到“天盖地,

中国先贤的思想,以大地为根基,以人类为养料,确实雅俗共赏。

有意思的是,鲁迅先生也对盖碗茶情有独钟。在第《喝茶》篇中,他写道:“要喝好茶,就要盖一碗。所以我盖上了碗。果然,泡后色泽清甜,微香微苦,真是好茶。”

茶壶的历史和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木匠,他有一个前人代代相传的茶壶,这是他随身携带的宝贝。一天,他帮别人盖了一栋房子。在房梁上的时候,他口渴得很,就让人把他心爱的茶壶递过来。喝完茶,他把茶放在横梁上。房子建好了,但我忘了带茶壶。

木匠四处游荡。十年后,当他回到他盖房子的地方时,他把梯子移到了横梁上。乍一看,茶壶还完好无损地放在横梁上。盖子一掀,茶香扑鼻,然后他喝了一口,比十年前第一次泡的时候还要香!

这是一个关于茶壶的精彩传说。虽然难免言过其实,但绝非无稽之谈。在吴倩的《阳羡名陶录》中有明确的记载“越喝茶,夏天越不好。”宜兴紫砂壶不仅具有泡茶不失味、储茶不变色、夏天不变质的实用性。

也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深受人们喜爱。

到了明代,由于饮茶风尚的改变,对茶具的要求有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明代中期以后,逐渐形成了用瓷壶或茶壶泡茶的风尚。明末学者冯克斌《岕茶笺》在书中说:“紫砂壶窑最好,其次是锡。

茶壶又小又贵,每个客人都有一个,让他们倒水喝,很有意思。为什么?锅小了,香味不散,味道不留香。"

宜兴的紫砂陶,一时罕见,至今口碑不错。据明代《阳羡茗壶系》年的记载,紫砂茶壶是明代郑德时期为春天而造的。

龚纯原名龚纯,是吴宜山的仆人,在四川参政。他曾在宜兴金沙寺侍候师傅学习。他看到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炼陶罐,成品非常漂亮。于是宫纯在班都的时候偷了老和尚的手艺,自己做了泥坯,完全是用手指捏出来的。

烧制后的紫砂壶表面,仍隐约可见其指纹。从此,龚春成了制壶大师,他的产品也被称为“龚春壶”。

该供春茶壶造型新颖精巧,色彩简单,温雅光滑自然,质地轻薄坚实。那时候已经小有名气了。所谓“供春壶胜于玉”,明代散文家张岱甚至将其与《陶庵梦忆》年的尚义周鼎并列,可见其价值之高。

也许是出于对自己绝技的怜惜,春天的产品很少,流传后世的就更少了。在前人的基础上,上一层楼,宜兴壶的传人,与同时代的景德镇陶瓷并称“京瓷宜陶”,成为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